“核老虎”還會咬人嗎——核安全十問
關于核威脅,“狼來了”一喊60年?!袄恰边€會來嗎?“狼”有什么新動向?中國的防“狼”術練得如何?……
責任編輯:史哲
剛過去的4月,“核”大熱。6日美國公布《核態勢報告》,8日美俄簽署新的戰略核武器削減協議,12日全球核安全峰會,17日伊朗另起爐灶搞了“伊朗版”核安全峰會,還有朝鮮重返六方會談剛顯松動便出現反復……
關于核威脅,“狼來了”一喊60年。關于核武器的恐怖,或被淡忘,或不關心,或讓位于現實的慘淡,所以4月的“核”熱甚至讓許多人感到莫名。“狼”還會來嗎?“狼”有什么新動向?中國的防“狼”術練得如何?……本報就此采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軍控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
“俄亥俄”級核潛艇裝備的“三叉戟”潛射導彈是美國戰略核力量的中堅。
俄羅斯白楊-M洲際核導彈變軌能力極強。
“核老虎”令人心憂
南方周末:“核”大熱是因為核擴散形勢惡化,還是出現了新形式的威脅?
滕建群:如何確保“核老虎”永在囚籠始終是國際社會的挑戰。
核威脅早已不再局限于核武器。尤其是冷戰結束后,核威脅不確定大大增加了:
(1)核走私引發的核擴散;
(2)有關國家的核材料和核放射源的保護漏洞很多,如工業用和醫療用放射源的丟失與被盜;
(3)近年來核能產業復興,大批核電設施投入建設和使用,生產、保衛安全能否同時跟上;
(4)國際恐怖勢力蔓延,有證據證明制造“臟彈”或打擊民用核設施都曾被納入選擇。
南方周末:民用核設施會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
滕建群:據美國“9·11”事件委員會報告稱,本·拉登在設計攻擊世貿大廈時曾計劃撞擊美國核電站。全世界現有430余座在運營的核電站。目前,沒一座核電站能承受民用航空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