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治家的改革困境和出路
在多數情況下,基層改革除了浪費眾多資源并使某些個人獲得了政治收益外,廣大民眾并未從改革中獲益?;鶎痈母锝涷炓霐[脫“人走政息”,必須將改革的成果形成制度。
責任編輯:戴志勇
在多數情況下,基層改革除了浪費眾多資源并使某些個人獲得了政治收益外,廣大民眾并未從改革中獲益。
基層改革經驗要想擺脫“人走政息”,必須將改革的成果形成制度。
(向春/圖)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治家的基層改革實踐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由于中國一些重大改革的滯后,民眾對任何改革舉措都寄予很大期盼,特別是基層改革與民眾的切身利益相關,民眾希冀以此改變目前存在的官民沖突,特別是希望地方政府走出“與民爭利”的行為怪圈,變抽取為服務。這些基層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由少數地方黨政官員在中央政府沒有明確授權的情況下,利用現有的制度資源,進行有限的制度改革。
這些地方黨政官員的動機何在,改革的空間多大,制度化的可能性如何?
基層改革的動力不足
當前基層改革實踐并不是制度性安排或高層的正式授權,而是少數地方黨政領導人的自主行為。目前,地方政治家只要按上級的明確規定做,就可以有很好的政治前途,而進行基層改革的探索和創新,則有很大風險。面對這些風險和利益損失,地方政治家為何還要推行各種改革實踐呢?
第一,管治和發展的壓力,現實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迫使地方政治家不得不采取一些改革舉措。
現代國家在發展中遇到各種問題后,應該分門別類,想辦法解決。是經濟體制方面的問題,就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方面的問題,就進行政治改革。不能掩飾或回避,更不能用一種改革代替另一種改革。
相對于中央執政者對全局的改革而言,地方政治家雖要處理一些地方性問題,但它們又具有普遍性。當前不少難題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一些地方主政者對這些弊端也心知肚明。四川省遂寧市步云鄉的“直選鄉長”,就是基于當地民眾對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和對官員腐敗的強烈不滿的回應。當然,面對壓力,更多的執政者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并不愿選擇突破性的改革。只有少數基層官員從管治有效性出發,采取一些對策性的改革措施。
第二,地方政治家的政治遠見和責任感??梢哉f,地方主政官員的社會責任感、勇氣、信心和政治智慧是目前基層改革必不可少的條件。領導河北省青縣村治改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