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第一爛尾樓背后的金融迷案

金蘭大廈1990年動工,最初設計高度99.9米,立志做沈陽第一高樓,20年后卻成為“第一爛尾樓”

責任編輯:顧策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通常,你不可能以一棟起拍價為8300萬元尚且流拍的爛尾樓,抵押到1.76億元的貸款;你也不可能在一個在建樓房盡數抵押之后,再以樓房所在的土地抵押貸款;更不可能僅以一個注冊資本200萬元、凈資產1100萬元的公司做擔保,向銀行貸款2.43億元。但在鐵嶺商業銀行那里,這些不可能都成為了可能。

爛尾樓成了提款機 (CFP/圖)

在沈陽市南湖公園旁,至今仍矗立著一座建了20年未完工的金蘭大廈。這個地段被稱為沈陽硅谷。

金蘭大廈1990年即已動工,當初設計高度為99.9米,立志成為沈陽第一高樓。但其20年來命運多舛,一撥撥雄心勃勃的商人們來了又走,這座大廈也漸漸成為當地人口中的“沈陽第一爛尾樓”。

今年50歲的律師汪席春就曾經與這座大廈親密接觸過。他也是商人。

2004年,汪席春所控制的沈陽佳昊公司,與原業主金蘭大廈公司在遼寧省高院調解下,以7600萬元收購金蘭大廈,并約定先付3000萬元。

但佳昊公司既拿不出那么多錢,也沒有開發資質。“這時候,郝晨陽找到我,要跟我合作。”汪席春說。

郝晨陽是與汪合作多年的一個當地商人。他當時與汪席春及另外一人合資設立大陽公司,郝晨陽占70%股份,但公司日常工作由汪席春主持。

汪席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佳昊公司與大陽公司的約定是:二者合作開發金蘭大廈,大陽公司給付3000萬元首付款,余款由佳昊公司承擔,大樓的物權及收益,兩個公司按投資比例共享。為工作方便,金蘭大廈過戶到大陽公司名下,佳昊公司的營業執照、公章亦交由大陽公司保管。

據汪稱,一個月后,因為郝晨陽的部分承諾未能兌現,又簽訂補充協定,確定了佳昊公司對金蘭大廈的單獨物權,大陽公司僅是代理開發,不擁有對金蘭大廈進行抵押等處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