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結構性通脹——人民幣升值系列﹙二﹚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甚至追求跟發達國家相似的零通貨膨脹目標。在零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怎么調經濟結構?怎么漲工資?資源價格怎么上調?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外部觀察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甚至追求跟發達國家相似的零通貨膨脹目標。在零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怎么調經濟結構?怎么漲工資?資源價格怎么上調?
結構性通脹
一個發達經濟體與一個不發達經濟體的根本區別可以歸結為價格水平的差距,也就是兩國之間工資、原材料價格、租金水平的差距。
為了可比性,我們需要用匯率將兩個國家的工資、原材料價格、租金轉換成同一種貨幣(即美元)。當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時,中國與美國的價格水平的差距就必然會逐漸縮小。而在統計上只有兩個途徑可以實現兩國價格水平差距的縮?。阂粋€是人民幣升值,另一個是中國存在比美國更高的結構性通脹。
推動中國價格水平追趕美國價格水平的根本動力是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也就是人均GDP增長)。如果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固定不變,中國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必定導致工資、原材料價格、租金的增長,而工資、原材料價格、租金的增長必定導致溫和的結構性通脹。這種溫和的結構性通脹與由于政府財政赤字導致的惡性通脹是有根本區別的。
與真實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相符的溫和的結構性通脹是健康及正常的,而惡性通脹是不可持續、不正常、不健康、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