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病  人知否

灰霾是什么?從哪里來?如何對付?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科學界目前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灰霾將會從一個“新生事物”,成為我們每到冬春季節就不得不面對的“固定節目”。

灰霾發生后什么樣的疾病發生率會增高?灰霾對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的影響程度怎樣?灰霾會使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國內醫學界還不清楚

  2004年,廣州灰霾天氣有144天,2005年有132天,2006年是123天,2007年是120天,這組數字,意味著廣州人平均每三天就要和灰霾“親密接觸”一次。
  灰霾是什么?從哪里來?如何對付?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科學界目前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灰霾將會從一個“新生事物”,成為我們每到冬春季節就不得不面對的“固定節目”。

嚴重的灰霾天氣讓今春的廣州能見度很低    圖 姬東


天空病了
  “老家的晴天是蔚藍色。在廣州,我很少見到藍的天空。抬頭就是灰色的?!崩钇绞?007年畢業的大學生,現在廣州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他,還不怎么適應廣州天空的灰色。
  事實上,不僅是像李平這樣剛到廣州的人有抱怨,最近五年,廣州變得越來越灰暗,有時早上一出來還能看到太陽的光暈,一到中午就灰蒙蒙一片,整座城市仿佛被空氣中的灰粒所包裹。
  為此,一些老廣州人調侃說,在廣州,天氣變化只有兩種,一種是晴天,一種是灰天。
  全世界許多城市,特別是在城市化發展早期,都經歷了大氣污染的過程。我們國家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最早是從1980年代前期開始,主要是大型發電廠、水泥廠和各種工業爐窯直排的粉塵,在這一時期,大氣環境還不是很差,能見度也比較高;
  發展到第二個階段,就是二氧化硫污染時期,它的特點是發電廠和工業窯爐排放的二氧化硫,在大氣中發生化學反應氧化成硫酸鹽,這一時期能見度已經開始惡化;
  第三個階段就是現在所處的“灰霾”期,主要污染排放物是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這些氣體在大氣中經過紫外線照射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而光化學煙霧的標識物就是臭氧濃度的升高,其生成物叫做細粒子,造成能見度惡化的罪魁禍首就是細粒子。
  “形成灰霾的細粒子,大多來自于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交通源排放的尾氣?!眳莾妒菑V東氣象部門首席研究專家,也是“灰霾”概念的提出者,2003年起,吳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便開始用“灰霾”來形容珠江三角洲冬春季節出現的像霧不是霧、像塵又不完全是塵的天氣。
  “組成灰霾的粒子直徑大概為0.29到0.32微米?!眳莾督忉屨f,“這意味著形成灰霾的粒子與可見光的波長差不多,可見光就是0.4到0.8個微米,所以細粒子嚴重的時候,就會造成能見度的極度惡化?!?BR>
人體相當于吸塵器
  “立交橋對面的高樓總是像罩上一層薄紗,我總是感覺眼睛籠著一層面紗,就好像白內障的前兆,老覺得要流眼淚,得不斷擦拭眼睛,才能讓自己看得更清楚?!蓖醭稍趶V州開出租車已有5年,灰霾天氣已對他造成一定影響,“去年12月最嚴重的時候,必須開著霧燈才能看到前面的道路。早晨出門那會,還能看到太陽的光暈,到下午幾乎什么都看不到了,衣服上總是一層灰,感覺皮膚上的毛孔也被堵住了,黏糊糊的,很不舒服?!?BR>  專家說,長期生活在灰霾天氣里,可能給市民帶來“憋氣、咳嗽、頭暈、乏力、犯困、反胃、惡心、易怒……”。
  3年前,楊成從剛工作沒幾年的武漢來到廣州,入職一家報紙做記者。去年,為了孝敬父母,他把兩位老人接到了廣州,誰知在廣州呆了還不到一年,卻感覺父母并不能“享受”在發達地區的生活。
  年輕時的楊老伯,因為工作原因患下重感冒,最終導致支氣管炎,隨著年事增高,他對天氣異常敏感?!澳憧聪窠衲?月份,廣州每天都是灰蒙蒙的,有幾天連馬路對邊的大樓都看不清楚,一到晚上睡都睡不著,胸口特別悶?!睏罾喜f。
  “我都不用出門看天氣,就知道空氣質量怎樣,因為我父親只要天氣稍微變一點,他馬上就有反應?!睏畛筛嬖V記者,之前在老家,由于房屋通風條件不很理想,為了使得父親呼吸順暢,風扇總要打開著?!案挥谜勏窕姻策@樣的天氣,他什么事都干不了,想出去逛逛也不行?!?BR>  同樣在大學時就習慣了每天早鍛煉的周摯,在越來越嚴重的灰霾天氣下,也不得不放棄這個多年的習慣。因為在這樣的天氣下,鍛煉等于自殺。
  醫學專家解釋,灰霾發生時空氣中的氧要比正常時候的少。這時,人呼吸進的氧氣只有平時的一半,就好比一個人到了高原,因為空氣稀薄,他只能加強呼吸,而他越呼吸,就越容易形成肺擴張。而肺擴張意味著人的肺的活動量增加了,但有效活動減少了,帶來的結果就是容易形成心肺疾病。
  形成灰霾的顆粒物,主要是細粒子,它所吸附上的有機物、無機物、生物性污染物和化學污染物等物質很多。而原來就患有這些疾病的人,一旦出現嚴重的灰霾天氣狀況,他們的病情也很有可能復發,并比以前更嚴重。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主任宋宏建議人們,在珠三角這些長期出現灰霾天氣的地區,灰霾天氣時應該盡量少出門,少吸入一點有毒的空氣。
  “我們人體每天要呼吸15立方米的空氣,而當灰霾發生時,住在廣州的人就相當于吸塵器,每天‘幫助’過濾15立方米的空氣,這些細粒子污染對身體的危害比切爾諾貝利核輻射還要嚴重?!眳莾墩f這番話的時候神情很嚴肅。
  對吳兌的話最有力的證明是,灰霾發生時廣州各大醫院的呼吸科就診患者數,與日俱增。

灰霾的重度污染圈
  不僅是廣州,珠三角城市帶也形成了重度污染圈。
  廣州、東莞、佛山,組成了珠三角的灰霾“三角”。而在距離廣州數百里遠的香港,也常年為灰霾籠罩,不過香港人給灰霾起了個看上去很美的名字——“煙霞”。近幾年來,每年自10月起到次年4月,廣州和香港的氣象部門就像接力比賽般,你追我趕地報告灰霾或煙霞指數,和這些指數的升高成反比的是人的舒適指數。
  如今,整個珠三角地區只有珠海、中山這一小塊地方空氣質量相對優良,而最嚴重的地區則屬佛山和東莞。據吳兌介紹,以前佛山年平均灰霾日一直居全省第一,而近兩三年來,隨著東莞的GDP沖上了3000億元,東莞的年平均灰霾日也超過佛山,成為全省第一。
  專家告訴記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珠三角出現非常嚴重的灰霾情況,不僅是交通工具“惹的禍”,還有直接的生產性因素,比如樂昌建有亞洲最大的鈦白粉廠,恩平建有多個玻璃廠和水泥廠,這些都是灰霾污染特別嚴重的城市。根據美國衛星圖片顯示,往往灰霾的重災區分區跟污染源、排放源的分布是基本吻合的。
  吳兌的結論是:灰霾的出現,和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分不開:人流、物流、車流增多,工業污染和廢氣污染,造成了這些地方的灰霾天氣,并且隨著經濟總量的上升,灰霾程度也在加強。


巴黎、北京、廣州、澳洲四地航拍圖,澳洲的天空最為湛藍  供圖 吳兌


科學研究尚未跟上
  有關灰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國外早已有了科學而詳實的研究。
  2007年,美國《環境健康展望》雜志刊登文章說明,從1995年到2002年間在波士頓居住地的107925例死亡中,如果某一天碳黑濃度和硫酸鹽顆粒濃度出現增長,那么第二天與之有關聯的死亡率都將分別上升2.3%和1.1%,中風的死亡率更會上升4.4%。
  2007年1月,法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中心傳染病學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研究所多年來一直對慕尼黑地區1016倒出生兒中體重低于3000克的嬰兒的母親進行孕期觀察,研究發現,導致她們嬰兒體重較輕的重要原因,在于這些母親在孕期呼吸到的空氣質量較低。
  在此之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也做了類似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吸入污染程度較重的空氣的孕婦,其新生兒發生的持久性基因變異比正常水平增加了大約50%。
  而在國內,我們仍缺乏對它的了解。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陸家海教授坦言,灰霾發生后什么樣的疾病發生率會增高?灰霾對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的影響程度怎樣?灰霾會使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國內醫學界都還不清楚。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大陸地區目前最前沿的研究,也只是大致知道灰霾的成因和危害。而究竟生產企業、乃至汽車、輪船和飛機各自的排放量在灰霾形成中的具體比例,以及這些比例對于灰霾形成程度的影響等等問題,卻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可以想象,這對于研究治理灰霾來說,是一個“基因”性的缺陷。


鏈接
大氣污染的國外治理經驗
美國
  1943年,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250萬輛汽車每天要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后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數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造成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美國早在1970年就通過了《清潔大氣法》,1990年《清潔大氣法修正案》規定了二氧化硫排放許可證和排污交易制度。此外,修正案還規定了更加嚴格的流動污染源排放標準,要求汽車制造商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規定1994 年賣出車輛的40% 要達標,1996 年賣出車輛的100%要達到標準。

英國
  1956年,英國政府首次頒布《清潔空氣法案》,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區設立無煙區,禁止使用產生煙霧的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等煤煙污染大戶遷往郊區。1968年又頒布了改進后的《清潔空氣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建造高大的煙囪,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
  1974年出臺《空氣污染控制法案》,規定工業燃料里的含硫上限。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燒煤產生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
  1975年,倫敦有霧的日子從19世紀末期每年90天左右減至15天,1980年則只有5天,倫敦再也不是昔日迷離晦暗的“霧都”。
  倫敦曾在1950、1960年代的大多數時間里彌漫著難聞的煙霧。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了12次大的煙霧事件,濃烈的煙霧迫使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1952年12月,倫敦出現了最嚴重的煙霧污染事件,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葡萄牙
  里斯本規定車輛進入市中心,得交“進城費”和擁堵稅。

日本
  在控制大氣污染上,日本也有著相當完備的污染控制法律體系。1968年日本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止法》,就污染排放總量控制、限制燃料使用、控制機動車污染、改善命令和應急措施等方面作了規定。
  都道府縣知事可以命令排放者限期改善公害發生設施的構造、使用方法、煙塵處理方法, 或者命令臨時停止使用該設施。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早從1975年就開始實施市區道路收費,以保證市內車輛能達到35~65公里左右的時速。為限制汽車數量的增長,新加坡還對車輛實行定額分配制,要求個人在購買新車時,必須首先向政府提出申請,投標購買一張有效期為10年的“擁車證”。10年期滿后,駕車者無論是繼續用車還是另購新車,都必須支付另外一筆費用。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