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北京,熱議可持續農業與食品安全
南方周末企業社會責任沙龍活動在北京如期開展,本次的話題不僅與環境、發展、社會公平相關,更與每個人的生活相關,那就是可持續農業與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陶斯達
4月29日,南方周末企業社會責任沙龍活動在北京如期開展,本次的話題不僅與環境、發展、社會公平相關,更與每個人的生活相關,那就是可持續農業與食品安全。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食品安全近來成為一個熱門話題,08年的“毒奶粉”事件不僅讓消費者關注自身權益,更是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全體提升的一個契機。本次的沙龍邀請到了小毛驢市民農園創始人之一石嫣、樂施會中國部CSR項目官員蔡睿、美國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中國項目官員常天樂,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這個話題。
樂施會長期關注貧窮與社會公平,他們的可持續農業項目主要是結合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弱勢群體的可持續生計。他們長期通過政府游說、企業對話、公眾倡導的方式來促進可持續農業。蔡睿在沙龍詳細介紹了國際樂施會的咖啡公平貿易案例,以及在中國的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增收的案例。
小毛驢市民農園是當下媒體熱炒的社區支持農業(CSA)的經典模式。通過與生產者、消費者建立合作,結合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開展合作型生態農業,小毛驢市民農園有著非常好的思路創新與運作模式創新。石嫣從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必要性、國際經驗講起,生動介紹了小毛驢農場從構思到運營的的發展過程,以及現在的運作方式。
應廣大參與者的邀請,沙龍臨時增加了“玉樹救災”的情況介紹環節,特別邀請了兒童樂宜會(Right to Play)的中國區總監魏巍介紹了玉樹災區目前的受災情況和樂益會在災區援助項目的進行情況。樂施會的蔡睿也做了樂施會在玉樹救援的簡單介紹。更深度的探討擬在下個月的沙龍開展。
嘉賓發言環節后,聽眾被劃分為四個討論小組,在四位嘉賓的引導下,分別就“玉樹賑災”“企業參與可持續農業”, “社區支持可持續農業”,“可持續農業的定義”四個主題進行了熱烈而生動的討論,并選出代表進行總結發言。
樂施會中國部CSR項目官員蔡睿 (周嶸/圖)
現場情況 (周嶸/圖)
小毛驢市民農園創始人之一石嫣 (周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