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內銷戰
從出口轉身向內,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從只管生產的“大車間”真正成長為企業;對一個地區而言,則意味著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將漸漸從投資切換到消費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從出口轉身向內,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從只管生產的“大車間”真正成長為企業;對一個地區而言,則意味著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將漸漸從投資切換到消費
■一個公平有序的國內大市場,是“中國制造”軍團們在這場艱難轉身中的共同期盼;而如何恰當地舞動政策指揮棒,并健康疏導民間蘊含的購買力,則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廣州維家思廣場,越來越多的企業正轉向內銷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石達已經記不清,這是他第幾次跑廣州了。
石是臺升家具的內銷總監。臺升是亞洲最大的家具代工企業之一,有員工2萬多人,每月出口量達2000多個貨柜。
他來廣州,是為了看第14家直營店。2008年,臺升開始打造自己的內銷品牌。
臺升最早起步于臺灣,上世紀90年代初遷來東莞。2005年,臺升國際集團在香港證交所上市,市值15億美金,成為亞洲第一自有品牌的家具集團公司、全美前十大家具集團公司。集團旗下成員包括三家美國公司,以及位于東莞和浙江的兩個制造基地。
如此龐大的家具生產王國,因其全部產品出口海外市場,在業界一向鮮為人知。
促使臺升轉型的,是金融危機。在這場危機中,主要出口美國市場的臺升遭遇訂單大幅下滑的痛苦,但投身國內市場的同行們卻一路高歌。
“現在我們是第一家具生產大國,但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第一消費大國。”石達說,正是看準了這一趨勢,臺升在2008年的春季名家具展上,首次展出了專門針對國內市場開發的三大品牌。
內銷熱
從去年4月開始,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一起,為廣東內銷企業“站臺”
臺升只是眾多向內轉的企業之一。
臺升的這家新店位于廣州市新崛起的 CBD——珠江新城。去年8月,從未涉足過家居業的駿合機構宣布,投資6億元推出25萬平方米的馬會商業廣場,在賽馬場內打造一個超過10萬平方米的家居賣場——馬會家居。經過幾輪考察之后,石達將臺升的第14個內銷店設在了這里。
讓石達頭疼的是,每一次來,對接的人都在變化。“我們沒有經驗,他們也沒有經驗。”開業的日期,由此而一延再延。
在過去的一年里,石達所從事的家具行業,堪稱中國旺盛內銷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