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香伴》還魂——一出男“同志”導演的“拉拉”昆曲

昆曲《憐香伴》還沒上演,早被貼滿各種標簽:男旦演繹古代拉拉的曠世奇緣,雪藏三百五十年的李漁作品全球首演,同性戀導演關錦鵬執導、汪世瑜任藝術總監、李銀河做“文化顧問”、春晚“御用”設計師郭培設計戲服……

責任編輯:袁蕾 平客 實習生 盛佳婉 常仙鶴

●《憐香伴》是清代戲曲家李漁的傳奇集《笠翁十種曲》中的一篇,講述兩名女子以詩文相會,互生傾慕,想方設法爭取長相廝守的故事。

●香港電影導演關錦鵬執導昆曲《憐香伴》,被稱作“350年來的首次完整演出”,將分女伶版、男旦版在北京上演。

昆曲《憐香伴》還沒上演,早被貼滿各種標簽:男旦演繹古代拉拉的曠世奇緣,雪藏三百五十年的李漁作品全球首演,同性戀導演關錦鵬執導、汪世瑜任藝術總監、李銀河做“文化顧問”、春晚“御用”設計師郭培設計戲服……

比標簽更加聳動的是故事本身:監生(在國子監里學習的學生)的妻子崔箋云新婚滿月到廟里燒香,偶遇小她兩歲的鄉紳小姐曹語花。崔箋云慕曹語花的體香,曹語花憐崔箋云的詩才,兩人在神佛前互定終身。崔箋云設局,將曹語花娶給丈夫做妾,為的卻是自己與曹語花“宵同夢,曉同妝,鏡里花容并蒂芳,深閨步步相隨唱”。

結局尺度驚人卻又皆大歡喜。夫、妻、妾同聲共唱:“左玉軟,右香溫,中情暢。明年此際珠生蚌,看一對麒麟降。”然后三人一起步入洞房。

三百多年前的李漁仿佛存心要讓今人大跌眼鏡。事實上,這位失意的落第文人一生期望一鳴驚人,卻科舉不成,造園、填詞、寫傳奇、蓄家班唱昆曲,寫《閑情偶寄》、開芥子園出書、帶姬妾到權貴家中唱戲,打秋風……

在他生活的時代和后世,李漁的人格和作品格調都頗多爭議,魯迅曾經把《閑情偶記》斥責為“幫閑文學”。

《憐香伴》的制作人王翔卻認為“幫閑文學”這一頁早該翻過去了。王翔相信,現在,是李漁翻身的時候了。

“古人對同性戀是非常寬容的”

“從GDP到外匯儲備的全球排名,中國算是進入太平盛世了。城市消費五彩斑斕,時尚品牌洶涌而至,購物中心四處開花,星級酒店拔地而起,酒吧食肆充斥街道,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網絡、手機,遍布樓宇的分眾傳媒、站立街頭的白馬燈箱,無不傳播著吃喝玩樂的信息。魯迅曾經嗤之以鼻的‘幫閑文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主流。”王翔曾作為李漁的“代理博主”,注冊“湖上笠翁”和“金魚胡同”的網名開博,這段宏論出自他的“開博宣言”。

博客眉目清楚,骨架齊全。李漁生平,李漁行跡,李漁傳奇、小說、雜文集,明清、民國、當代學者對李漁的評價。除“評價”光有架子、內容為空外,其他部分,動輒是數萬字的資料。“開一個李漁的博客,招引大家都過來踩踩,自然也盼望學者參與,給我們一些更到位的解讀。但絕不裝腔作勢,道貌岸然,好像要做起一門學問……我們畢竟不是專家,僅僅是要排演一部李漁的戲劇作品,就像吳宇森拍《赤壁》,胡玫拍《孔子》,如果先讓他們成為研究三國和春秋的專家,再去拍電影,恐怕黃花菜都涼了。這是個娛樂的時代,娛樂是不負或者不太負責任的行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