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沒有失去道德感 華人世界的關公崇拜
“農民拜他,商人拜他,帝王拜他,就連黑社會也尊之為神。全世界任何華人聚居的地方,都不難看到一個赤面長髯、威武正直的人物受到供奉?!?/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平客 實習生 盛佳婉 常仙鶴
在民間,關公是少有的萬能之神——賜福祿、佑科舉、治病消災、驅邪避惡、誅叛討逆,乃至招財進寶、庇佑商賈,幾乎是無所不能。關公還被許多行業奉為行業保護神,這類行業有二十多個。——喬繼堂
民俗學者關羽所代表的主要美德——忠義事實上有多方面的涵義,彼此容易糾纏不清,而成為解不開的死結。關羽的故事說明同時為父母、朋友、君王、國家和正義盡責是何等困難。不管官方傳記編寫人如何解釋,這位英雄人物仍表現出人生的復雜。——(美)魯爾曼關羽是一位敗軍之將,《三國志》對他的評價并不高。
陳壽最初批評他“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千年之后關羽居然能壓倒群雄,晉升為整個中華民族“護國佑民”的神祇。
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談到關公時描述道:“農民拜他,商人拜他,帝王拜他,就連黑社會也尊之為神。全世界任何華人聚居的地方,都不難看到一個赤面長髯、威武正直的人物受到供奉。”
在陌生世界營造熟人社會
南方周末:為什么到現代社會,關公崇拜仍長盛不衰?
王魯湘:現代社會相對于傳統社會就是一個陌生化的社會。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陌生的世界里。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一個人一旦離開鄉村來到城市舉目無親,他首先去找同鄉,然后找同學,找過去在什么地方共過事的同事,在陌生的世界里想方設法去建立一個熟人社會。但是熟人在一起并不見得就可靠。殺熟宰熟也很厲害,要想這個熟人的小社會變得可靠、變得可信任怎么辦?拜關公。異姓的、無血緣的人在底層社會建立的自我保護機制,就是祭拜關公。
南方周末:關公崇拜自民國后開始強盛,在海外關公崇拜長盛不衰,背后的精神邏輯和現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