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準恐怖主義”要綜合治理
不公正的事情到處都有,但中國處于轉型期,這種情況更是嚴重。如果法律機構不能給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以及時申訴的機會,他們得到賠償的機制少,小糾紛就可能最終釀成惡性事件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不公正的事情到處都有,但中國處于轉型期,這種情況更是嚴重。如果法律機構不能給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以及時申訴的機會,他們得到賠償的機制少,小糾紛就可能最終釀成惡性事件
5月8日上午,香港葵盛東村發生用軍刀殺人案,已造成2死3傷,引發香港市民高度關注。疑兇被證實患有精神分裂癥。而在內地,近段時間連續發生校園血案,更是前所未有。
類似的連續血案在外國也有,叫做“拷貝事件”。但一般的攻擊者,通??赡芄糇约旱耐?、情人,也有攻擊成年無辜者的,但專門攻擊小孩甚至幼兒,非常罕見和殘忍。
大眾媒體特別是電視覆蓋面廣,兇案播放后,會有暗示、刺激、啟發作用,于是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多起類似事件。模仿者暴力攻擊的人越多,其行為就越吸引公眾,越有震撼性。
但這并不意味著媒體鼓勵了血案。如果不報道,不曝光,其他地方就沒有警惕性,危險問題將被掩蓋,得不到解決和預防,后果會更糟糕。
校園血案在海內外多處都有發生,它們具有一些共同點?,F代社會對人的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壓力的來源越來越多樣化,工作不順、感情破裂,政治、經濟、宗教因素都可能引發挫折感和報復意圖。
于是,一個心理正常的人,也可能在一時情緒沖動之際,萌生暴力攻擊的念頭。如果這些人去醫院檢查,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