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瘋子”犯案不能一殺了之專家呼吁:建立高危精神病人治療監管體系才能治本
精神病學專家認為,對近期連續發生的校園安全事件,要高度警惕是否精神病人作案。在法治的原則和人道的精神下正視精神病人肇禍現象的存在,建立治療監管高危精神病人體系,才是應對此類案件的治本之策
責任編輯:戴志勇
5月3日,中央針對近期數起校園安全事件緊急召開綜治維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會議上,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專門提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精神疾患人員的治療救助管理
精神病學專家認為,對近期連續發生的校園安全事件,要高度警惕是否精神病人作案。在法治的原則和人道的精神下正視精神病人肇禍現象的存在,建立治療監管高 危精神病人體系,才是應對此類案件的治本之策
失控的胳膊 (向春/圖)
5月12日上午8時許,一中年男子闖入陜西省南鄭縣一家幼兒園進行砍殺,據媒體報道,截至本文發稿時,已致7名幼兒1名老師死亡,11名幼兒及成人受傷。
這是中央緊急要求全國加強校園安保后發生的又一起校園血案,也是最近一個多月繼南平泰興等地之后的連續第六起校園惡性事件。
據目前媒體披露的消息,近期的五起案件中,廣西合浦涉案人證實患有精神病,廣東雷州案涉案人被報道為“疑似精神病人”,但經鑒定“初步認為在作案時不符合精神病發作狀況,具有完全刑事能力”。福建鄭民生曾被報道為“疑似精神病患者”,但由于未經精神鑒定即處死刑,是否精神病人已難以認定。江蘇泰興案和山東濰坊案,則由于信息披露有限,作案人是否為精神病患者尚不清楚。值得一提的是,雷州案、泰興案和濰坊案,分別發生在南平案主角鄭民生被執行死刑半天、一天和兩天之后。
在精神病學專家看來,對于近期發生的校園安全事件,要高度警惕是否精神病人作案。如果真是精神病人作案,預防和應對也應更多地著眼于精神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人民的防范意識。
危害之大:被遮蔽的“瘋劫”
一份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司法精神鑒定機構所受理案件中涉及刑案的有近萬例,其中殺人案2153例
從2005年的陳丹蕾案開始,無錫精神病學專家劉錫偉一直為刑法賦予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豁免權奔走呼吁。陳丹蕾是一名美國博士,她將自己的丈夫槍殺后碎尸,然后女扮男裝,持其丈夫護照成功通過美國邊檢,結果在上海入關時被警方查獲。
陳丹蕾殺死丈夫的動機一直成謎,她后來被鑒定為抑郁癥,最終被判死緩。然而,劉錫偉認為,陳丹蕾實際患有精神分裂癥,她殺死丈夫是受妄想支配,沒有辨認及控制能力,按照刑法,不應負刑責。
此后,在馬加爵案、邱興華案以及楊佳案中,劉錫偉觀點如一:堅持認為他們均系精神病人,作案時沒有辨認或控制能力,依法應予免責。其中,邱興華是精神病人的觀點得到精神病學界的普遍支持。然而,邱最終沒有做司法精神鑒定即被處死刑。
劉錫偉將精神病人肇禍殺人這種現象定義為“瘋劫”。其定義是:精神病人在發病時因為無法辨認和控制自己的行為,給周圍人群生命財產造成的災難性損害。“劫者”,災難也。“瘋劫”提法在精神病學界并未被承認。不過,精神病人肇事肇禍現象的普遍性存在,其危害之嚴重,卻是業內共識。北京市安康醫院醫生林祥吉、史天濤等人在提交給去年召開的第十一屆司法精神病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