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該是建筑試驗場——布里斯班的后世博經驗
昆士蘭州政府并不滿足于向全世界推銷礦產,現在他們開始嘗試推銷自己的創意產業,尤其是建筑設計產業。眼下整個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昆士蘭的建筑師們近乎固執地相信,實用至上的設計理念終究會在中國遇到知音。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常仙鶴
1988年的世博會,把布里斯班從“鄉村小鎮”變成了“國際大都市”,22年后,布里斯班要對上海說:中國不該是建筑試驗場
假如你對昆士蘭州一無所知,當地人不會因此忿忿不平——比起悉尼和墨爾本來,該州在國際上確實寂寂無名。然而近幾年,這個偏安于澳大利亞東北角的地區忽然大放異彩,一躍成為澳大利亞發展最快地區。操一口流利漢語的澳大利亞現任總理陸克文之所以能夠登上政壇頂峰,無疑得益于他在昆士蘭州從政期間的炫目業績。
昆士蘭州面積172萬多平方公里,比新疆大;人口卻只有420多萬,比無錫少。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昆士蘭人想窮都難。然而昆士蘭州政府并不滿足于向全世界推銷礦產,現在他們開始嘗試推銷自己的創意產業,尤其是建筑設計產業。眼下整個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昆士蘭的建筑師們近乎固執地相信,實用至上的設計理念終究會在中國遇到知音。
昆士蘭的“中國速度”
與中國的上升勢頭相比,澳大利亞的發展速度不算奪目,但昆士蘭州的發展比起珠江三角洲也不遑多讓。
昆士蘭每年有三百天烈日炎炎,所以短褲比長褲貴。于是電視節目就這樣服務觀眾——當你需要短褲的時候,就去買條長褲,回家后把褲筒剪掉,再用刮子把褲邊刮出毛邊,一條新潮短褲就誕生了。剪掉的兩個褲筒,白天開車時可以套在胳膊上遮陽。
不僅昆士蘭熱,整個澳大利亞都熱,但在霍華德執政期間,澳大利亞和美國是發達國家中為數不多的未加入《京都議定書》的大國。當時澳大利亞埋頭于自身發展,還考慮不到為氣候變暖承擔全球責任。
照權威自助旅行手冊《孤獨行星》的說法,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市雖然號稱澳洲第三大城市,但在過去就是個“沉睡著的鄉村小鎮”。
1988年布里斯班迎來了轉機,主題為“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的世博會在該市召開。天公作美,6個月的會期只下了一天雨,日參觀人數沒下過4萬人,最終吸引參觀者1800多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次的世博會上,中國館吸引了500多萬游客,并獲得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