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澤:生命的顏色
離休之后,朱厚澤的腳步幾乎未曾停歇。在 2009年被查出病癥之前,他甚至一年有兩百多天都在外地。他自己訂票坐車找飯店,幾乎從不帶秘書出門,但陪伴左右的一定有照相機。
一
被譽為黨內“好人”的原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全國總工會第一書記朱厚澤,5月9日凌晨病逝,享年80歲。當夜,北京暴雨驟降,電閃雷鳴;窗外,被打落的白色丁香灑了一地。
此前,被查出口腔鱗癌轉移的朱厚澤春節前住進北京醫院,一個星期前醫院下達病危通知。去世兩天前,已插上呼吸機而不能言語的他,曾在板子上寫下“馬上回家”四個字。
逝世前幾個小時,由于不能前來,95歲高齡的經濟學家于光遠致朱厚澤夫人熊振群的慰問信函,正由秘書揣著趕赴醫院。他的離去,令許多友人,覺得“太快”。
家屬說,病重期間,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曾到醫院探望。而5月9日一早,胡耀邦遺孀李昭及子女送去花籃。5月10日傍晚,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及中組部、中宣部、全國總工會等個人和單位的花籃,也被送入位于萬壽路甲15號的朱家客廳。
朱厚澤生前曾有遺愿: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遺體火化,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根據朱夫人意愿,5月11日上午在北京醫院北樓告別廳,可以個人身份再“看一看”。
廳內肅穆安靜,朱厚澤躺在兩千朵白玫瑰做成的花床上。家屬僅口頭通知極少數親友,而最后到場近千人。一些老人執意前往送別這位“年輕人”,比如92歲的新華社原副社長李普。
“他是難得的好人。”于光遠秘書胡冀燕說。而朱厚澤去世后,護工小高給經常陪伴朱的一位友人發短信說:接觸過這么多人,從來沒有遇見過那么明大理、尊重人、善良的老人。
遺體送別儀式上,施光南創作的《多情的土地》,取代哀樂,在家里客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