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鎮壓:是什么讓泰國政府鐵了心
原本趨緩的泰國局勢,驟然轉向,迅速演變成嚴重的街頭流血
責任編輯:馬昌博 郭力 李梁
未得總理的書面命令時,泰國軍方始終按兵不動,以避免承擔鎮壓的政治責任。而最近,阿披實召開特殊內閣會議,書面授權軍隊用武力驅逐示威者,軍方再無后顧之憂,流血鎮壓隨即全面展開。
5月14日凌晨兩點鐘,路透社記者比爾·特蘭特仔細觀察著自己家樓下的局勢:一些紅衫軍示威者已沖進大廈停車場,軍隊也正向大廈集結。
沖突聲漸稀,特蘭特穿上10公斤重的防彈背心,戴上印有“媒體”字樣的頭盔,奔向電梯,又躡手躡腳地穿行于車輛間。“當事情變得詭異,詭異就成了現實”,這句話一下子在特蘭特腦子里冒了出來。
5月以來,泰國的局勢的確變得異常詭異。在3日泰國總理阿披實推出與紅衫軍的“和解路線圖”后,幾乎所有的預測都說,曼谷的混亂局勢將以和平方式收場。然而新一輪的流血沖突卻爆發了,而且造成紅衫軍示威以來最嚴重的傷亡。
19日,泰國軍方發動總攻,裝甲車與荷槍實彈的士兵沖破路障,挺進紅衫軍集會區。當日下午,紅衫軍領導人集體自首,宣布停止集會,向軍警投降。
持續數月的街頭對峙以“三下五除二”的方式收尾。一個星期來的180度大轉彎的局勢背后受到何種勢力左右?而又是什么原因,令始終按兵不動的泰國軍方終于放開手腳,武裝清場?
屢被泄密的軍事圍堵
特蘭特剛走出大廈,一個手榴彈就在50米外爆炸,伴隨著零星槍炮聲,搭著特蘭特的車駛入令人恐怖的黑夜里。
曼谷的沖突在一夜之間升級。從5月13日開始,一直采取控制群眾戰術的泰國當局突然變了策略,選擇以“武力強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