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農產品炒作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24日透露,近期,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組織開展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炒作農產品行為的專項行動,促進誠信經營和理性消費,不給投機和炒作行為留下可乘之機。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24日透露,近期,國家發改委將會同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組織開展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炒作農產品行為的專項行動,促進誠信經營和理性消費,不給投機和炒作行為留下可乘之機。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22日也在全國物價局長會議上表示,要完善價格信息系統,掌握生產量、交易量、生產成本、流通環節加價、政府儲備、資金流向、庫存變動等具體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迅速查明,及時上報,堅決預防和制止“游資”投機炒作。
今年以來,我國粳米、玉米等糧食品種,大蒜、蔬菜、綠豆等農副產品,以及三七等中藥材價格上漲較多,既受西南地區旱情、中東部地區持續低溫等不利天氣影響,也與極少數經營者捏造散布不實信息、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密切相關。
“現在市場上的流動性相對充裕,在樓市降溫,股市低迷的情況下,社會上的‘游資’容易把目光投向農產品。由于目前國內農產品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所以那些能夠較長時間保存的農產品很可能成為‘游資’炒作的對象。”周望軍說。
周望軍還透露,作為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國家發改委將在報請國務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涉及糧食、豬肉、菜籃子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市場調節價商品的價格異常波動監管預案。
數據顯示,3、4月份全國蔬菜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8.5%和24.9%。不過,國家統計局24日發文稱,雖然近期大蒜、蔬菜等農產品價格暴漲,但蔬菜在CPI中的比重有限,其短期的暴漲對CPI總指數的影響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