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張藝謀打官司
這是第一次地方政府出面,為“非遺”維權的案件,被告方是張藝謀和他的《千里走單騎》;這也是一件讓大家都尷尬的事情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常仙鶴
這是第一次地方政府出面,為“非遺”維權的案件,被告方是張藝謀和他的《千里走單騎》;這也是一件讓大家都尷尬的事情——在我國,“非遺”權利的選擇,其實是“無法可依”
尷尬的名分:“上次在監獄,這次在法院”
庭審結束,并沒有當庭宣判。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18號庭外邊的走廊里,剛才在證人席作證的“神頭”詹學彥,面對電視和網絡媒體的幾臺攝像機,唱起了安順地戲《三國演義》里的“千里走單騎”一段。
“上次在監獄里唱。這次在法院里唱,算是給我‘正名’了。”回到貴州安順家里的詹學彥憨厚地笑著,對南方周末記者說。5年前,在云南麗江,張藝謀電影《千里走單騎》的拍攝現場,詹學彥在“監獄”里也是唱的這一出。
人們也許早忘了《千里走單騎》的故事:高倉健演的日本父親到云南尋找當地的一種面具戲。他的兒子曾來看過,念念不忘,現在得了絕癥;他想讓兒子離世前能再看一眼。千里迢迢來了,才知道臺柱子李加民犯事進了監獄。好不容易找到監獄里,請李加民在他鏡頭前唱戲,李加民卻提了個麻煩的條件。
電影里扮演李加民的是云南玉溪的一個農民,會唱當地的“澄江關索戲”。但影片的作曲郭文景在當地考察之后,認為關索戲要是搬上銀幕,效果不夠理想;最終他輾轉找到了貴州的安順地戲。
電影里,露臉的“李加民”是非職業演員李加民,但在監獄里全身披掛戴著面具演關公的“李加民”,其實是詹學彥,安順舊州鎮詹家屯地戲隊的“神頭”——地戲在當地也叫“跳神”。另外幾位光頭穿囚服的是他的地戲隊員。
“千里走單騎”這出戲,是電影里不可或缺的成分——電影連名字都源于此。剛到劇組的時候,曾有位制片做神秘狀對詹學彥說,拍完這個電影,他們就成明星了。他顯然不知道安順幾支骨干的地戲隊,從1980年代起就多次在歐洲、日韓、新加坡以及京滬粵港臺等地演出,從海內外找到安順來看戲的也大有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