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秘密書架”
我以為喜歡讀書,其實和熱衷于斗蛐蛐、玩葫蘆等玩物喪志的事差不多,并無多少神圣之處。古人說寒窗苦讀學會舞文弄墨是雕蟲小技,其實,這倒是更接近生活世界的真理
責任編輯:劉小磊
■秘密書架
大凡在學問中討生活的人,對于讓外人參觀自己的書房這件事,大都心存忌諱。他們視自己的秘密書架,好比金屋里藏的阿嬌,或者貪官的銀行戶頭,不到萬不得已,那是絕不愿意輕易示人的。
對于古人來說,個中原因不難理解。古代文化傳播的條件有限,學人出書、購書、讀書都非易事。東漢時的文人蔡邕,原本學問平平,后來忽然學問大進,談吐生風,舌燦蓮花。他的兩位朋友猜測說他不得異人,必得奇書。某天趁他外出,終于在他臥室的枕頭下面翻出一本王充《論衡》的抄本來。蔡邕無奈,只好與他們兩人共享此書。而漢代大學者揚雄的“秘密書架”中,據說有一本罕見的詞典,別人向他索借,急得他幾乎要跳樓。也正因此,近人劉成禺曾說:“凡著述大家,皆有平生用功夾帶、手抄秘本,匿不示人。”有位朋友與我不時談文論學,不知怎么竟懷疑起我有什么秘本不肯示人。有好幾次光臨寒舍,未經邀請就徑奔我的書房,意圖翻檢我的“秘密書架”,結果每次都大失所望,怏怏而返。弄得我也很尷尬,恨自己為什么竟不能也擁有幾本孤本秘籍,可以拿來與這位朋友共享,讓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學問大進。
對于現代人來說,由于技術的進步,文化的大規模傳播在社會上成為可能。這對于想要讀書的人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對于想要擁有獨門秘籍的人卻又成了一件慘事。試想,在當下信息如此涌流的一個世界上,還能有什么武功秘籍呢?如果有,恐怕說的大都也是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