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族感情遭遇現實政治 投資朝鮮的韓國企業艱難求生
即便對天安艦是否被朝鮮魚雷炸沉,韓國國內也依然存在不同觀點,但是幾乎全體韓國人都在擔心:朝韓軍事沖突加劇后,朝鮮“開城工業園區”內八百多名韓國員工“狀況堪憂”。
責任編輯:李梁 郭力 馬昌博 資訊 陳斌 實習生 胡嘉欣
韓國企業曾是投資朝鮮的最堅定力量。但民族感情遭遇現實政治,韓企在朝鮮積累的教訓,遠遠大于利潤。
即便對天安艦是否被朝鮮魚雷炸沉,韓國國內也依然存在不同觀點,但是幾乎全體韓國人都在擔心:朝韓軍事沖突加劇后,朝鮮“開城工業園區”內八百多名韓國員工“狀況堪憂”。
開城工業園是朝韓經濟合作的標志之一,另一個標志是朝鮮金剛山旅游區。而因為兩國關系近年來的持續惡化,4月30日,朝鮮查封了韓國官方和民間投資在朝鮮金剛山旅游區內的所有房產;5月11日,朝鮮進一步“勸告”除開城工業園之外所有與朝鮮有關的韓方企業暫停涉朝交易,并強調,如果“韓國保守勢力繼續使事態惡化”,朝鮮將“果斷采取新的懲罰措施”。
事實上,經濟利潤的考慮,尤其加上民族感情的沖動,一度令韓國企業成為投資朝鮮的最堅定力量。
但是,當民族感情遭遇現實政治時,當市場經濟遭遇朝鮮的“主體思想”時,韓國企業在朝鮮積累的教訓,遠遠大于利潤。
“我們的夙愿是統一”
時任韓國現代集團總裁的鄭周永1998年越過“三八線”時,是趕著一千多頭牛去表達他對家鄉人民的思念之情的。
1988年7月,朝韓簽署“南北交流合作特別宣言”,雙方經貿合作正式啟動。半年后,生于朝鮮江原道的鄭周永就成為赴朝投資第一人。1989年1月他訪問朝鮮,并同朝方簽署議定書,計劃開發金剛山觀光。
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機,以朝美簽署核框架協議告一段落,韓國隨即解除有關同朝鮮直接貿易與投資的禁令,甚至許諾將堅決支持朝鮮加入亞太經合組織。這之后,韓國企業對朝投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