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號已經吹響,就不能再后退—— 對話李東生

人物周刊:你曾經以工程師為職業夢想,現在不論是TCL還是中國家電業都沒有掌握核心科技,你心中是什么感覺?

李東生:我感到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畢業時中國電子產業剛剛重新起步,那個時候你仰起頭看人家,還看不到頂,都不知道自己和人家的差距。

雖然現在他們還是比我們高,但我們已經成為他們有相當競爭威脅的對手。我們已經超過香港電子企業,和臺灣的企業基本上是在同步的水平上,和日韓、歐美企業還是有些差距,已經在縮小。

人物周刊:這么多年你在不同的場合,一直為中國制造鼓與呼,產業報國的情結在你心中有多重?

李東生:對我來講一直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我們國家之所以落后是因為經濟落后。一個國家和民族要崛起,首先產業要成長,經濟才能成長,強大經濟的基礎是要有強大的企業支撐,我自己一直以建立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為理想目標,也把自己個人的追求理想融入其中。

1996年我們改制之前,只是一個地方國有企業。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但資產是國家的,我還是把這個企業當成是自己的。從初創到成長都參與其中,這種感情是不一樣的,已經融入我的生活甚至生命當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產業報國也是自己的一種信念。

人物周刊:改制一定要涉及企業跟政府的關系,政商關系對你來說什么地方是要特別注意的?

李東生:我們公司脫胎于地方國有企業,和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政府是我們的股東、老板,也是我們的伙伴,因為政府也希望企業發展對當地經濟有更大的推動。

我們很幸運,改革開放中廣東地方政府的領導大部分非常開明,能夠給企業充分的授權并創造很好的環境條件,同時幫企業解決很多問題。作為企業要政府重視你,持續給你支持和幫助,你必須要做企業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更大的貢獻。

90年代初期,TCL已經成為惠州銷售收入最高、稅收最高和安排就業最多的企業。有這樣的貢獻,政府就會格外重視和愿意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關系就比較好處理。

政府是一個組織,并不是一個人,領導人也一直在更替??亢湍橙烁愫藐P系建立一個同盟,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想法不可取,也不可行。企業要靠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來贏得當地政府的認同和支持。這個關系處理好了,企業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才不會因為政府領導的更換而有太大的變化。

人物周刊:你是騰訊的董事,當年你幫助了馬化騰很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