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20100524)
先行者現在不寂寞
利瑪竇登上了大陸媒體的封面。
400年前將西學和歐洲文明引進中國的第一人,400年之后,努力與世界接軌的現代中國還能記住他的名字。
唐代從西域傳入的景教,元代合法存在的也里可溫,據說也是西學東漸的先行,但真正意義上獲得朝廷合法進入許可的,似乎非利瑪竇莫屬。的確,他是第一個合法進入中國內地傳教的耶穌會士。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基督教大學者應屬明末徐光啟和李之藻,他們被稱為開啟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如果沒有利瑪竇的持之以恒、努力不懈,這兩位近代科學的先軀,是否能與上帝結緣,是否能有近代科學的成就,恐怕也很難定論。
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彼此之間的重新了解,利瑪竇功不可沒。
客觀公平評價利瑪竇和西方傳教士的歷史功過,現在應該不會再有思想禁忌和理論禁區了。
先行者現在不寂寞。
楊錦麟(鳳凰衛視)
《利瑪竇 四百年前的遠征》
那塊地本來是明朝時候皇帝賜給天主教會的,最多時埋葬了200多神父和信徒。1954年,墓地內僅保留了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3塊墓碑,其他一律拆毀。文革期間,利瑪竇墓碑曾被平埋于地下,寓意讓其“永世不得翻身”。
——喻院長(新浪網友)
臺灣研究天主教在華傳承影響的文獻很多。那算是跟西方近代文明比較接近的百年?可惜歐洲文藝復興,羅馬教廷實力式微,斷了。然后是60年的無神論,至今。神棄啊。
——佟老大不?。ㄐ吕司W友)
《非誠勿擾》的甲方乙方
原本以為女人終于在電視上有了主動選擇的權利,可是她們上節目之前已經是被層層篩選過的,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上來,上來的誰又是奔著愛情來的呢?
——流浪練習曲(新浪網友)
似乎這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種標志,終于有人肯在大眾面前幽默輕松自在地表現自己了!
——李紅艷的圍脖(新浪網友)
比起其他的相親交友節目,《非誠勿擾》更像是一根攪屎棍,一場香噴噴的屎宴。用哥的話說,每個人都是一坨屎,這是一個比哪坨屎更香的過程。
——湯包亮(新浪網友)
《校園慘案再反思》
魯迅先生早把中國人的那些劣性看透了,他的“救救孩子”實際上也是希望他以后的幾代人可以有所長進,不要再做“孱頭”了??墒?,沒想到時至今日依然如此。先生死不瞑目矣。
——小悲32(新浪網友)
貧窮,不僅僅是絕對的物質貧乏,而且包括社會地位的低下,向上流動機會的匱乏,對傳統的家庭關系(社會中間層的價值認同)的沖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顯然在底層人身上,更容易看到家庭倫理關系的瓦解,人情淡漠,甚至種種慘劇的發生。
在這個對門都十幾年相見不相識的時代,指望誰來給這些潛在的“危險人格”做心理疏導呢?學校里的老師恐怕自己都需要疏導,哪有能力代行神甫的職能?
——新浪網友
李玫瑾只是在德性倫理的視野內追求個體的德性,而不知沒有規范的正義,何能有對道德的信仰?
——如應該(網易江蘇南京網友)
《關錦鵬 芳華漸老,愛火未滅》
“我深信張愛玲是有勇氣的人,她人太剔透。因為厚道,才懂得尖酸。”關錦鵬的電影風格,跟張愛玲有氣息上的相通,漂浮著昏黃光影里舊時錦緞的樟腦香,呼吸的華年煙塵是迷離又清醒。
——水若塵裳(新浪網友)
郭臺銘的無奈
又是跳樓!又是富士康!又是郭臺銘!今年在富士康科技集團深圳園區里,9位青年員工陸續選擇了自殺,全部是跳樓。
于是在各大論壇和多數時評作品里出現了一邊倒抨擊富士康和郭臺銘的聲音,“血汗工廠”成了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作為一名曾經采訪過富士康的記者,我既為那些逝去的年輕生命感到哀痛,又為這些亢奮的聲音感到不解:到底錯的是誰?
郭臺銘選擇了代工模式,這是他的商業思維,對錯無從評說。在就業權也是重要人權的中國國情下,如果郭臺銘不在這里布局,這么多的青壯年勞動力將流向何方?在任何一個社會里,沒有工作的青壯年都是社會不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比于富士康,擁有壟斷資源的央企創造了巨額財富,中國普通民眾分享到了嗎?央企的單位產值內又提供了多少就業崗位?
如果一線走訪過中國制造業的工人狀況,還真的很難得出富士康是“血汗工廠”的結論。這里的福利待遇、工作強度對于普工來說相當不錯。很多時評者詬病的“加班時間長”現象也存在,但現實是,在很多部門,不找關系別想加班,而不加班就意味著低收入,這遠不是打工者的初衷。能保證按時發工資、福利待遇算優秀、該有的保險都有,招工現場的火爆已經證明打工者在用腳投票。
從大道理上說,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傳統價值觀被摧毀,新的社會認同尚未建立,信仰普遍缺失,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但這似乎不是郭臺銘先生的責任。郭的管理模式當然存在問題,他完全可以把管理工作做得更細膩人性,但把該由社會承擔的責任讓他來承擔,這一腔熱血就灑錯地方了。
從現實出發,靠信仰來撫慰一顆顆孤寂的心,在現階段國情下顯得不切實際,工會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不用言必稱歐美,幾十年前打天下時,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大工廠里建立了一系列工會。他們成功幫助階級弟兄們建立起共同信任,提倡互助友愛,爭取個人合法權益,這是世界工運史和人權史的成功樣本??稍诮裉?,我們反而找不到了。
不單富士康,臺資企業目前是中國最為詬病的企業類型,可到過臺灣的人都知道那里延續了中華文明,溫良恭儉讓并不是紙面上的說教,在臺灣本省的臺資企業又全然不是眼下這個類型,郭臺銘在最受尊敬企業家排名中名列第二。
那為什么臺企在大陸飽受非議?莫非是橘生淮南則為橘, 生于淮北則為枳?
郭臺銘是企業家,這個身份決定了他要以經濟利益為第一考量點。我們現在審視富士康,但沒有任何證據說明這家企業哪里違法,哪里侵犯人權。他們可以并且應該做得更好,可是并沒有法律能強迫他們那么去做。
“九連跳”之下的富士康當然存在問題,但是郭臺銘只應該對該負責的地方負責。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