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LV的中國人
奢侈品迎來了救世主,這里將成為第一消費大國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前有中國工人推動全球增長,后有中國消費者拉動全球繁榮,中國的魅力毫不褪色——奢侈品迎來了救世主,這里將成為第一消費大國
隨著一億中產家庭的崛起,奢侈品正在從權力、財富與關系的符號,回歸為一代人對更美好、更有尊嚴與品質的生活的追求
外資品牌們正在嵌入中國的城市,中國的生活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中國救世主
“中國人,不該挑這個,挑那個,貴的!”
2010年4月28日,150年歷史上頭一次,在同一天,同一座城市,全球殿堂級奢侈品牌LV(路易·威登)同時開張兩家旗艦店。
在上海,中國。
十個月前,擁有LV的法國LVMH集團——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與澳門賭王何鴻燊一起買下一塊地,蓋一個奢侈品中心。
也是第一次。還是上海,中國。
那一年,金融危機讓奢侈品全線萎縮:香奈爾裁員,普拉達求援,法國高級定制時裝之王克里斯汀·拉克魯瓦破產。
那些西班牙國王、俄國皇儲和埃及帕夏們曾經鐘情的路易·威登皮箱、愛馬仕手袋們,現在只能靠中國人了。
中國人成了救世主。在全球頂級奢侈品云集的法國香榭麗舍大街和美國第五大道,世界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中國人民的。
幾乎所有奢侈品店都聘有亞裔員工,從店內導購到退稅員,都有中文靠譜的服務生為中國客人提供一條龍服務。
黃皮膚黑頭發,是這些名店里的主流色彩。許多人急吼吼地四下索借同胞護照,因為許多店有規定,一本護照最多只能買2~5件產品。若是要求看看價錢相對低廉的基礎款時,有的店員會跟你急,“中國人,不該挑這個,挑那個,貴的!”
不僅在國外買,中國人也在國內買。一個業內熱傳的段子是:在一場奢侈品特賣會上,一位中國人手拿LV手提箱排隊入場,被保安攔住,“先生,我們只允許帶錢包進去”,該男打開箱子,“對不起,這就是我的錢包……”
各種充滿喜感的場景背后的數據是,奢侈品市場一片蕭條中,獨中國增長近12%,以高達96億美元的消費額(占全球的1/4),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高盛認定,中國將在2015年再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NO.1。
那些標價為數萬美金的手表、拎包和定制西裝們紛紛涌向中國。北京上海?不夠!還有溫州、青島、成都、西安……在中部城市長沙,僅在去年,就有LV全球總裁、杰尼亞集團掌門人等大牌子的大人物們不遠萬里親自飛去看店。
不過,他們發現,除了那些巨大的LOGO,中國人民對這些牌子,所知并不多。即使是中國當下知名度最高、銷售量最大的奢侈品牌LV,也莫能例外。
作為上海世博會的參展活動之一,LV百年回顧展同時向公眾免費開放。展臺上陳列的是LV各式高級定制拎箱,是這家旅行品牌最傳統、最經典的作品。但這些昂貴而費事的木質拎箱卻讓大多數人感覺陌生。許多參觀者邊看邊嘖嘖,“咦,LV不是拿來背的么?”
這具化了眼下中國人民與奢侈品的相處階段——拎LV硬箱需要優雅、需要配套的隨從、車子、頭等艙、有門童迎出來的酒店……沒關系,我們先把LV背在肩上。
一億中產家庭的生意
他們受到了熱烈歡迎。持續繁榮了十余年的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