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學究竟還缺少什么
回到一樓,看著大廳角落的葉企孫銅像,老校友說,原本要將老師的銅像放到館外的大空間,可是沒有得到允許。我才猛然察覺,先前海報左上角有一若隱若現的人像,那是中年時的葉企孫。
責任編輯:袁蕾 馬莉
■道古思新
2001年春,我來到北京清華園,參加90周年校慶。4月29日校慶典禮,代表校友致辭的是1966級的朱鳳蓉將軍,她說:“1964年10月16日晚,整個清華園沸騰了,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當她說道:“清華的傳統就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現場的氛圍頓時熱了起來。江澤民主席最后一位致辭,說道:“國家表揚23位‘兩彈一星’功勛,有14位是清華大學的師生……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驕傲。”
走在校園大道,我看到物理系的海報有幅印著楊振寧的題字“重振輝煌”。走進物理館,往上走去,看到二樓墻上有75位院士的照片,清華物理師生創造的這一紀錄,真的是中國學術界不可再現的奇跡嗎?回到一樓,看著大廳角落的葉企孫銅像,老校友說,原本要將老師的銅像放到館外的大空間,可是沒有得到允許。我才猛然察覺,先前海報左上角有一若隱若現的人像,那是中年時的葉企孫。
葉企孫是清華物理系的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