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的秘密書架:從經典到經驗
類似的讀書經歷,我有過很多,從??碌焦愸R斯,從亨利·詹姆斯到奧克塔維奧·帕斯,讀著讀著就有把作者從墳墓里拖出來揪住其衣領大喊“Why? Why? Why?!”的沖動。
責任編輯:劉小磊
■秘密書架
我至今仍然記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閱讀噩夢。當時我在讀希臘學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權力與社會階級》中譯本。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為翻譯得不好還是作者本人文筆極晦澀,總之閱讀的感覺就是四個字:寸步難行。大多時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說什么,偶爾似懂非懂又覺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說八道。有時候枯坐倆小時只能翻四頁,速度相當于從沼澤里往外拽一輛馬車。等讀到第三個小時的時候,就殺人的心都有了。
類似的讀書經歷,我有過很多,從??碌焦愸R斯,從亨利·詹姆斯到奧克塔維奧·帕斯,讀著讀著就有把作者從墳墓里拖出來揪住其衣領大喊“Why? Why? Why?!”的沖動。
后來我想,與其問別人,不如問自己:既然讀得這么痛苦,為什么要讀呢?
在年少缺乏自信的時候,一旦不能讀懂一本書或者讀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多半會很心虛,覺得責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這么經典的書,我都不知道它好在哪,肯定是我笨極了。既然如此,不但要接著讀,還要在餐桌上不經意地講到:“其實??聦χR的理解,與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具有一種意指共生的關系,而羅蘭·巴特晚年對欲愛的詮釋,構成了對這一關系最好的回應……”
世上本沒有經典,裝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經典。
上面這句話過于傲慢,我的意思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應該是有多少人贊美過它,而是它真的能幫助你認識當下的世界與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這一點,要么是你的功力真的還不夠,要么是它真的其實也沒什么。用我一個朋友的話來說,其實肖邦也沒有什么,就是他那個時代的周杰倫嘛。
所以我現在主張的,是一種從經驗、從問題出發的讀書態度,而不是從“死去的古代白人貴族男子視角”出發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