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100610)
我即將進入高三,我很想學歷史或中文。但在媽媽看來這些專業冷之又冷,不如經濟管理專業熱。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移民海外之后
◆回應“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6月3日頭版)
近兩年,我身邊已有3位親友(醫生、工程師和大學教師)移民美國或加拿大。他們年近不惑還出國,要一邊打工,一邊讀學位,生活看似比國內辛苦。
談到移居海外的感受,他們異口同聲:雖說身體累一點,但無文山會海之煩惱,也無需在拍馬屁、走后門、違心表態上損傷腦細胞,反而活得更加輕松、安寧。
(鄭州 汪秀枝 教師)
媽媽工人2200元低嗎
◆回應“江蘇盱眙:‘媽媽工人’登場”(6月3日D13經濟)
我每天6點起床,被接去幾十里外的近郊上班。我們這個服裝廠采取打卡制,設全勤獎,若缺工一天,全勤獎就一分都沒有。中午沒有休息時間,也不舍得休息:規定是計件工資,多勞多得嘛。傍晚5點打了卡走人,經過將近一個小時才能到家。一天有12個小時都在為工作奔波,有個月加了二十多天的班,每晚10點到家,最終拿到了2200多一點!
工廠不準帶小孩進入,若違反規定,被老板看見一次扣50!工廠也雇用童工,蠻多湖南、湖北來的孩子。
工廠食堂的飯菜可真沒得說呀。青菜,類似水煮,幾滴油漂浮在湯面上;花菜,煮得連沒牙的老人都能不嚼就吞下;芹菜,老得嚼不動;很少有肉,雞腿是一口就能吞下的那種,甚至連咸鴨蛋也不是咸的……
(浙江紹興 陶明芬 農民工)
有何底氣背LV
◆回應&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