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黑板的故事

“這便是檔案保護工作的價值,后人會從檔案中解讀出他們需要的信息?!奔夹g專家李玉虎說。

責任編輯:沈穎

“這便是檔案保護工作的價值,后人會從檔案中解讀出他們需要的信息。”技術專家李玉虎說,“就像我們今人從唐代彩繪中了解唐代一樣。”

而面對玉樹的黑板,外界關注給李玉虎的壓力,似乎不比找到寫在鐵板上的粉筆字如何才能長久的保護方案更輕松。

李玉虎(右一)與工作人員一起討論保護玉樹地震后胡錦濤在孤兒學校黑板題字的相關技術措施。 (柴麗/圖)

李玉虎的藥方人生

但這一次,李玉虎遇到了麻煩。他的任務,是將一塊長3.61米、寬1.21米、厚3.5-4厘米的鐵制黑板上的粉筆字保留下來。

“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這12個粉筆字,是胡錦濤總書記4月18日在震后玉樹第一所復課的孤兒院留下來的。像以往一樣,這塊黑板在總書記放下手頭粉筆的一刻,便成為了“重要檔案”。

但易逝的粉筆字是否能長期保存,是個難題。

其實,關鍵是找到合適的藥方。藥方對了,不管是褪色的藍墨水字跡、圓珠筆字跡、復寫紙字跡、毛筆字跡還是粉筆字跡,都可以改變它們原來的壽命,作為檔案抑或是文物,長久保留下來。

李玉虎便是尋找藥方的人。即使在全球檔案保護界,他也是頂級專家。美國國會圖書館保護專家唐納·德賽伯爾博士曾對他說:“在 這一領域你們走在我們前面,我們落后了。”

但這一次,李玉虎遇到了麻煩。他的任務,是將一塊長3.61米、寬1.21米、厚3.5-4厘米的鐵制黑板上的粉筆字保留下來。

化學專業出身的李玉虎這半輩子都在尋找藥方。從敦煌壁畫、春秋彩陶、秦代壁畫、西漢兵馬俑、東漢陶瓶、唐代彩俑、唐代壁畫、唐代木櫝、宋代墓志到明清古建筑等國家珍貴文物,給合適的檔案、文物配用合適的藥方,是他的工作。這些藥方會挽救并延長文物的壽命。國家檔案局的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李玉虎是檔案界榮獲“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稱號的惟一一人。

這塊黑板很快穿越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送到了800公里外的青海省檔案局。小黑板還在高原上時,青海方面便撥通了李玉虎的電話,邀請他赴青海,為保護小黑板提供技術支持。

“是國家檔案局以及青海省檔案局安排的,我只是提供專業支持。”李玉虎說。

李玉虎的“藥方”,大多和“字跡”有關。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便完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