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章元 與垃圾作戰
在垃圾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上,趙章元好像總是以一個“異類”的形象出現。
在垃圾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上,趙章元好像總是以一個“異類”的形象出現。
在廣州舉行的“生活垃圾處理專家咨詢會”上,他是31:1中孤零零的那個1,堅決反對垃圾焚燒;在國內諸多垃圾處理專家認為垃圾焚燒是處理生活垃圾的最優選擇時,他以一個“半路出家”的環境研究員身份,用詳實的數據資料一次次佐證自己的觀點;而在專家都被戲稱為“磚家”的今天,趙章元被網友們自發評選為“最有良心的專家”,一次次奔波于大江南北與居民共同商討阻止垃圾焚燒廠建立的對策,一名廣州居民直稱——“趙老師就是我們的希望。”
趙章元
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環境與近海環境研究室主任,退休后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垃圾處理問題,為國內“反對垃圾焚燒”主要代表人物。 在過去4年間,親身參與了國內十數起反對興建垃圾焚燒發電廠公共事件。
偶然中的必然
今年67歲的趙章元,接觸到垃圾處理問題,出于偶然,卻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退休前,他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環境與近海環境研究室主任。2001年,他承擔了一個追蹤地下水污染源頭的項目。在這一過程中,開始注意到垃圾填埋場對地下水質造成了極大毒害。在與十幾名地學專家共同對北京當時三大垃圾填埋場都進行測量分析后,發現這些填埋場都存在著嚴重的滲漏現象。這是我國首次對地下滲漏污染進行探討。自此,他開始對垃圾問題產生興趣。隨后,他將這一現象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