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衛士霍岱珊

“我現在開始更多的是用樂觀的態度去看,要做幸運環保人。因為,老百姓的公民意識覺醒了。在鳳凰衛視的一次節目中,淮河岸邊的一位村民,就提出要向那些排污的企業索賠,這在以前無法想象”

“我現在開始更多的是用樂觀的態度去看,要做幸運環保人。因為,老百姓的公民意識覺醒了。在鳳凰衛視的一次節目中,淮河岸邊的一位村民,就提出要向那些排污的企業索賠,這在以前無法想象”

淮河,這條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污染治理最早、承載著全國1/6人口的河流流域內,有一群為她的污染治理而努力奔走的人們。57歲的霍岱珊,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近,人稱“老霍”的他有些焦慮。

先是“淮河衛士”的生存有問題——缺乏經費,吸引不來人才;再是已經31歲兒子的婚姻大事,在河南沈丘,這已經是一個很急迫的年齡了。

兩件事縈繞在心頭,這個有些瘦小的中原漢子,“能吃能喝,但就是心累!”

霍岱珊和兩個兒子走在淮河沙潁河段河岸 (李見濤/圖)

作為1998年辭職、全心為淮河奔走的老環保人,老霍為淮河的污染問題,用嘴、圖片、文章和行動呼喊了10多年,牽進去兩個寶貝兒子,連一直持反對意見的老伴,也最終被他說服。

可煩心的事依然沒少——“沒錢,小兒子婚禮辦得不夠風光,到現在有了孩子了,媳婦想起來,還會嘟囔幾句。”

最重要的,當然是淮河的污染,“比前幾年好些了,但問題依然很多。”老霍苦笑著。

霍岱珊

河南沈丘人,“淮河水系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簡稱“淮河衛士”)的創辦者,2007年度“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十幾年來一直致力于 揭露和防治淮河流域的水污染。

變形的魚

5月14日,接到記者電話的時候,老霍在收拾行李。17-19日這兩天,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在南京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就POPs展開研討,有NGO召集他們一線環保人前來交流。

沈丘沒火車,老霍只能坐汽車——早晨5點多就出發了,晚上7點多到,一路顛簸了10多個小時,可下車洗把臉、談起環保和淮河治污問題,他又是精神抖擻:“沒事,精神著呢!”

為了大會發言,老霍特意準備了PPT,完全自己寫的,真是有點難為人,已經快60歲的他,原先不大懂電腦的。

沒辦法,日本之行的教訓太深刻。“玩笑都開到了國際上。”老霍說。那次,他受邀到日本講淮河的治污,事先,他讓別人幫忙做了PPT,演講時,才發現忘了怎么用,只能“脫開PPT自己講”。

這次來南京,老霍沒再犯同樣錯誤。他熟練地給記者演示PPT,上面有好多張讓人觸目驚心的照片。河流中受到污染后生長的變形魚。

“有些活體看不出它已經變形,但你解剖后對比,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脊椎骨變形了,都是二惡英、POPs惹的禍。”老霍嘆了口氣。

很早以前,老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苦于找不到合適標本,后來,找到了,而且還捉了幾條活的,養在了家里,用來對比著“試驗”。

在飯館吃魚,老霍就有些感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