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紀念專題】“每天早上起來不要跟我說話” 舒乙說老舍

端午節,一個紀念投江詩人屈原的節日,我們來懷念一個投湖的作家老舍,他于111年前出生、44年前自沉太平湖。

責任編輯:平客 實習生 常仙鶴 徐清清 趙大偉

端午節,一個紀念投江詩人屈原的節日,我們來懷念一個投湖的作家老舍,他于111年前出生、44年前自沉太平湖。

老舍用文字為我們繪制了一幀幀生動的畫像,我們在里面看到了渺小、偉大、苦難、不屈、茍且、血性、忠厚、狡詐、優美、鄙俗……

《四世同堂》是“抗戰文學”的代表作,解放后近四十年方得完整出版;《龍須溝》是北京人藝的奠基之作,在1953年首演之后,即成為幾十年不再上演的“經典作品”;老舍的短篇小說寫于1930年到1936年的青島、濟南,他本人對這些零敲碎打的小品頗多揶揄,但或許,它們更接近于老舍看到的那個世界。

鄭振鐸和吳組緗都說過,老舍的短篇小說有傳奇性。從唐宋傳奇到老舍的傳奇,從老舍的傳奇到今天比傳奇更有戲劇性的現實人生,中國人往前走了多遠?

上升最猛的是老舍

文學像一條大河,奔流向前,最后真正留下來的是非常少的。200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起一個“百年百部”的作品評選活動,幾十位最有名的評論家秘密投票,各自寫出自己認為最好的100部作品。第一名是魯迅,他一個人進去四部:《彷徨》、《吶喊》、《阿Q正傳》,和他去世之后人民文學出版社幫他編的《魯迅雜文選》。第二名老舍,進去3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另有七個人進去兩部:巴金、冰心、郭沫若……第七個人是誰都沒想到的汪曾祺。剩下一人一部,包括茅公(茅盾)。

從這個評選結果可以看出,對絕大部分作家的評價在下降,包括郭老和茅盾;魯迅不升不降;只有極少的幾個人在上升:沈從文、蕭紅、張愛玲,上升最猛的是老舍。

原來對老舍評價不高。第一,他不是黨員;第二,對革命毫無貢獻。解放戰爭時他在美國呢,一呆四年,解放了才回來。很多人看不上他,覺得他是摘桃派。

他不是工農兵,沒法寫了

雖然他回國的時候人家歡迎他,但他充其量是一個愛國者。他沒寫過革命,沒寫過武裝斗爭、八路軍、新四軍,他寫的是老百姓??箲鸬臅r候,他是文藝界的最高領袖,那是周恩來有意的:絕對不要郭沫若和茅盾出來,否則張道藩就不來了,沒法統一戰線。老舍中間偏左,愛國,文學成就大,團結人,熱情,推他,張道藩肯定來。

一解放,必須推郭沫若和茅盾,老舍只能排在他們和巴金后面。但周總理知道老舍在抗戰時期很重要,也知道他文學上很有成績。當時周恩來就想,也不能只要郭老和茅盾。他突發奇想:成立北京、上海文聯,分別讓老舍和巴金當頭兒。四大文學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