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勢力”】高希希:拍歷史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我不是《三國志》,我也不是完全的《三國演義》,就是《三國》電視劇。有人認為我否定了中學歷史教科書,我覺得《三國演義》不是歷史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常仙鶴 徐清清 趙大偉
高希希拍《三國》,是基于對《三國》的熱愛——他初中時就看過《三國演義》,當時供職于江西省美術家協會的父親,不讓他看《紅樓夢》和《水滸傳》,卻同意讓他看《三國演義》。少年時他喜歡的是里頭前線廝殺的英雄豪杰故事,成年后看的卻是諸葛亮、曹操這些幕后操縱者的謀略。
幾十年后,高希希從陳建斌手里看到《三國》劇本,主動請纓,此時《三國》已經換過兩輪導演,前兩任制作團隊已經花掉了1060萬元人民幣,而《三國》到位的投資只有4000萬。最后,高希希自己拉了7000萬投資接了《三國》。
和忠于原著的王扶林版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相比,高希希版對小說進行了大量的刪減,120回的《三國演義》,他拍到第80回諸葛亮去世就劃上句號。“我覺得《三國演義》到這里故事基本上就結束了,天下大勢已定。”
除了刪減,《三國》也有增加的部分,比如魏國曹氏諸子奪嫡之爭、曹丕曹植和甄妃的愛情糾葛、關張對諸葛亮從不服到信任。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高希希提到最多的關鍵詞是“歷史觀”。
6月3日下午,高希希執導的電影《三國——荊州》在京宣布啟動,這是高希希和朱蘇進繼電視劇《三國》后再度合作。電影版《三國》投資高達2.5億,今年年底投拍。
民間英雄和政治英雄
這次的《三國》如果是二十年前拿出來,可能還沒出籠就搞掉了,因為主流意識上接受不了你尊曹貶劉。
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很簡單的人。后人不是一直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摔孩子收買人心等等,但是想想看,一代君王,不會是靠哭就能把江山哭出來的,哭得有那么多哥們兒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玩兒。在電視劇里我們要還原出劉備的精神面貌,他在歷史上的真實狀態。如果劉備每一次哭得到位,摔孩子摔得真誠,說明劉備還是有他自己的絕招。
劉備的權謀比曹操一點不弱。他攻下益州的時候,解決了制衡的問題,把蜀國一員老將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