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波恩氣候談判
中美兩國隔空喊話,互繪楚河漢界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中美兩國隔空喊話,互繪楚河漢界
波恩氣候談判是年底墨西哥坎昆氣候談判之前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兩周內,各方絲毫不退,美國首席談判代表甚至提前回國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
和熱鬧的世界杯相比,波恩氣候談判顯然要落寞許多。
此次歷時兩周——5月31日至6月11日——的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194個締約國并未達成讓人激動的結果。這意味著,今年年底的坎昆會議之前的8月、10月兩次分別一周的談判將必須解決這些遺留問題。
波恩城南的Maritim Hotel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就是南極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氣候公約等國際談判會議的常駐場所,十幾年來,氣候談判的各國代表們每年都要在這里花費幾周時間。
對很多長期參加氣候談判的人來說,再回Maritim,“簡直有到家的感覺”。即便如此,在各個閉門會議中,各國依舊在細節上不斷較量。
波恩氣候會議結束前,大會方表示,作為氣候談判方之一的中國,將舉行年底墨西哥坎昆大會前的最后一輪磋商,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主辦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
新文本出爐
對于談判國來說,首先要解決“談什么”的問題。
5月底,“長期合作行動工作組”主席,來自津巴布韋的瑪格麗特女士以個人名義草擬了一份非正式報告“非文本”(non-paper),期望作為這個工作組的談判基礎。她指出:這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