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巨人”們的憤怒、謙卑與單純

也許在本刊推出“綠巨人”這個概念前,他們從未想到“巨人”這個詞會安放在他們頭上。他們成為巨人,因為他們對家園被毀的憤怒;他們成為巨人,因為他們面對大自然的謙卑;或者,他們成為巨人,僅僅因為他們單純。

大食是本刊的攝影記者,他的工作是以圖片表達,但這次,在拍攝完本期“綠巨人”封面之后,他少見地提起了筆,記錄自己的感受:

“我是4月下旬拍的張正祥,5月下旬拍的李旻果……當中,我在上海世博會拍了一個月,這里有我最喜歡的英國館,像蒲公英,更像令心底發癢蕩漾的毛團,6 萬支透明亞克力管,藏著近千種珍貴植物種子,柔軟搖曳。除此之外,英國館空空如也,甚至沒有一張海報,沒有一樣現代的擺設,最簡單的結構,卻教人深省。這些種子,有些已經瀕臨滅絕,他們都來自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種子資源庫,這似乎與張正祥、李旻果做同一樣事情……”

張正祥、李旻果正是本刊今次評選的10位“綠巨人”中的兩位,61歲的張正祥,守護滇池30年,告倒過至少160家排污的企業、40家采石場,卻付出慘重代價。2001年,礦主一輛重型卡車徑直撞來,他右手粉碎性骨折,右眼近乎失明;兩任妻子因他癡迷環保棄他而去,獨子被屢屢上門的追殺嚇出精神病,3個女兒也因父親結怨太重,相繼失蹤、出走,再無音訊……

李旻果和丈夫馬悠博士長期從事生物多樣性研究,深入云南熱帶雨林中,致力于推進西雙版納雨林的恢復與保護。他們的項目常常遭遇當地官員、商人“有效益嗎”、“這個賬算不過來”的詰問,今年丈夫病逝,剩下李旻果獨自堅守……

還有劉佩琪,從麻省理工畢業后曾任麥肯錫咨詢顧問、硅谷多家高新技術公司高管、風險投資公司首席運營官,2007年放下美國優渥生活,成立中美清潔能源合作組織,加速中國綠色化進程,改善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

空氣越來越混濁,河水越來越黑臭,交通越來越堵,垃圾越來越多,森林越來越少,海面越來越高,冰川越來越薄,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酸雨、噪音、沙塵暴、光污染……我們在世博會上見到了一個個美輪美奐的人造世界,我們卻一步步地失去美麗的天賜的自然世界。關于我們的家園——地球所罹患的病痛,也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我們已經日益感同身受。吊詭的是,人類既是這場前所未有的環境危局的受害者,也是它的制造者,因果扭成一團,施受系于一身。

一部分人先覺悟起來,一部分人先行動起來。表面上看,他們先覺悟、先行動的動因,是他們擁有知識(如呂植)、擁有權力(如秦大河)、擁有財富(如劉佩琪)、甚至擁有傷害(如張正祥),但,知識高于呂植者、權力大于大河者、財富多于佩琪者、傷害猛于正祥者,又何其多也。他們之所以成為先覺者、先行者,乃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更為熾熱的對地球和家園的熱愛,更為超然的理想主義氣質。

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氣質,讓他們放著大錢不賺,放下安定生活不過,舍棄虛名不領,退回鄉野,妻離子散,以一介草民之身抗擊權貴,猶如一個羸弱的堂吉訶德,挑戰一個巨大的體制怪獸……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氣質,讓他們與在柴米油鹽中打滾的蕓蕓眾生區別開來。

但他們根本上也是蕓蕓眾生的一員,他們有著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他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同類。也許在本刊推出“綠巨人”這個概念前,他們從未想到“巨人”這個詞會安放在他們頭上。他們成為巨人,因為他們對家園被毀的憤怒;他們成為巨人,因為他們面對大自然的謙卑;或者,他們成為巨人,僅僅因為他們單純。

憤怒、謙卑、單純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情感,區別是,憤怒與謙卑的對象,和單純的領域。從某一個角度看,單純是比憤怒、謙卑更能催生理想主義的東西。單純,在一個實用至上的民族中,是比憤怒、謙卑更稀缺的品質。

一個嘲笑單純者、理想主義者的民族,一個癡迷于口腹之欲與純粹GDP的民族,總令人有一種低等動物般的惡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