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未成熟充電站卻狂飆 電動車虛火
在電池技術有待突破、充電站標準尚未統一的情況下,中國試圖通過一系列激勵政策、借助電動車做一次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彎道超車,然而前景堪憂。
責任編輯:孟登科 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在電池技術有待突破、充電站標準尚未統一的情況下,中國試圖通過一系列激勵政策、借助電動車做一次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彎道超車,然而前景堪憂
火爆圈地
“現在幾乎每天都要接待幾撥來訪的風險投資商。”杭州賽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革臣已對此習以為常,這是一家兩年前才剛剛成立、從事電池生產的企業。
五月以來,這種火爆場景已頻頻上演。
6月6日閉幕的中國風險資本項目對接會上,僅僅因為擁有汽車油電混合動力無變速箱驅動系統技術,與新能源汽車素有淵源的中環動力公司便吸引了至少12家風投機構關注。
李革臣最終牽手與汽車和電池從未打過交道的包裝材料生產商——美濃集團。該集團業已斥資1.5億元投資賽恩斯公司,著手研發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
火爆源自政策的利好。五月開始,借助節能減排的大潮,中國新能源車突然發力。國泰君安研究員韓若冰認為,這是中國借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做的一次彎道超車。
6月1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更是設立“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最高額為6萬元的一次性補貼的數額,讓很多車企云集五大補貼試點城市。
杭州,這座旅游城市,也是新能源車補貼試點之一的城市,正成為電動車的天堂。
5月27日,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親自試駕東風裕隆旗下的納智捷7座商務純電動汽車,以示對該行業的支持。
杭州市經濟委員會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