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可承受之重
為什么我們的教育、科研、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長期不足,卻還要拿出大量財政資金來投入競技體育?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為什么我們的教育、科研、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長期不足,卻還要拿出大量財政資金來投入競技體育?為何該財政資金解決的問題卻要社會資金、市場資金來解決,而本可由市場資金、社會資金來解決的反倒用財政資金來解決?
正是體育季節。NBA賽季完美落幕,歷史老冤家洛杉磯湖人與波士頓凱爾特人惡斗七場,在一場艱苦卓絕的勝利后登頂;世界杯適時開打,阿根廷、巴西驚艷亮相,英國、德國、西班牙步履維艱,韓國、日本、澳大利亞贏得尊重,神秘之師朝鮮的韓國籍球員鄭大世甫一登場就以兩次眼淚感動中國,次戰卻在讓領袖高興的口號下被葡萄牙七球血洗。
作為中國球迷是幸福的,我們能看到所有這些世界最高水平比賽的現場直播;作為中國球迷也是悲哀的,我們只是一群快樂逍遙的看客,湖人、阿根廷、韓國們畢竟與我們沒有血脈相連。一個問題很現實,不但困擾著球迷也困擾著官員:為什么我們的大球水平就是上不去?乒乓球、羽毛球拿冠軍拿到手軟,恨不得故意輸球以讓其他國家有興趣陪我們玩兒;籃球、足球卻一直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男籃好歹還能進世界前八,男足除了丟人現眼沒有別的,去了一次世界杯卻連進一球的崇高目標都不能實現,國內聯賽更是污濁不堪,假賭黑盛行,貪腐成風,最后連足協的頭兒們都進去了。而體育當局痛定思痛,居然歸結為“舉國體制優勢發揮不夠”,委派韋迪火線上任,欲拯救中國足球于水火。但從那些不靠譜的“學習巴薩西班牙”、“國奧打中超”之類舉措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