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獨立的“獨立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停辦事件”調查

■一所培養汽車修理工的職業中學,如何成了掛著名牌大學金字招牌的本科學院?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瓊 楊鵬

■一所培養汽車修理工的職業中學,如何成了掛著名牌大學金字招牌的本科學院?

■一個分不清誰是股東的“企業”,如何走到不知該定義為“破產”、“倒閉”還是“停辦”的盡頭?

6月18日下午,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簡稱上財浙院)內看起來平靜如常,教學樓里不少同學在為期末考試埋頭復習。

這所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內的本科院校,剛經歷了一場驚動中央的劇烈動蕩。半個月之內,先是學生發現學校突然“停辦”,隨即引發上千學生和家長的集體抗議,最后在高層壓力下“死而復活”。 

上海,民辦院校的學生們拿到本科畢業證書時興奮不已。 (CFP/圖)

如上財浙院這樣以某某知名大學的某某學院為名義在高考后單獨招生,學費較高但錄取分數較低的院校,就是獨立學院,亦稱“民辦二級學院”,大多是由高校和企業聯辦的本科院校。

作為上世紀末期高考大舉擴招、高校資源嚴重短缺的產物,獨立學院獲得了民間資本的青睞并迅速繁榮,目前全國已有322所,占全國本科院校的三分之一。

2008年5月方才獲批正式成立的上財浙院,屬于其中最年輕的一批,是由上海財經大學(簡稱上財)和金華一家民營企業浙江大昌投資集團(簡稱大昌投資)的下屬公司合作創辦,目前在校學生1640余名。

突然“死亡”

學校發了一封公開信,提了兩個方案;家長們也發了一封公開信,也提了兩個方案。

這場風波起于6月1日《浙江日報》上刊登的《浙江省高校招生簡章》。當時,不少細心的上財浙院學生注意到,他們的學校壓根沒有發布招生計劃。

這條消息迅速在同學之間傳播,并很快從相熟老師處口頭證實──學校即將停辦。學生們隨后激動起來,甚至一度引來警方到校園維持秩序。

6月4日中午,緊急從上海趕來的上財教授、上財浙院院長郭羽誕與學生座談。到場學生張揚(化名)表示,郭院長稱上海財經大學和大昌投資方面“教學理念不同”,雖極力安撫學生情緒,但對學生的去向,以及學生最關心的文憑問題,郭沒有給出具體安排。

可是,由于上財和大昌集團合作辦學的終止,上財浙院這塊土地和建筑等設施的擁有者大昌投資方面已打算將校園另作他用,這使得學生的去向問題迫在眉睫,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陸續從外地趕到金華,為孩子維權。

在學生和家長的維權壓力之下,6月6日,一紙《告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全體同學書》發到同學們手上,提出兩個方案:一是停招之后學生可轉至上財繼續完成學業,由上財國際教育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