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政策重回正軌
被金融危機打斷兩年之后,中國的出口政策終于回歸到正常軌道,標志著保增長的壓力開始悄然讓位于調結構。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被金融危機打斷兩年之后,中國的出口政策終于回歸到正常軌道,標志著保增長的壓力開始悄然讓位于調結構。
經過歷時兩年、連續七次的上調之后,中國外貿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出口退稅迎來了第一次反轉。
6月22日,財政部通知,自7月15日起,將取消鋼鐵等406種商品的出口退稅。出口退稅曾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許多出口公司利潤的一大半都來自退稅。
這是自金融危機后中國上調出口退稅政策以來,這一政策首次向下調整。中信證券對此給出的評價是“出口政策回歸正?;~出標志性的一步”。
這些商品集中在“兩高一資”(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性)領域。兩天后,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次取消退稅,主要是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外貿政策不再維穩
2004年以來,中國對出口退稅的調整方向一直是向下,直到上一次調整。
那是2008年6月。當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對出口帶來的嚴重挑戰,中國連續七次上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將綜合退稅率從9.8%提高到逾13.5%。紡織、家具、輕工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成重點支持對象,部分商品實行最高達17%出口退稅率,基本實現零稅收。
這意味著,每出口一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