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農民銀行家”
當那些因為孩子生病兒子娶媳婦而急需用錢,卻又借錢無門的農民從富平借到錢后,那種感激的眼神,是讓王變娥能如此投入到這份工作并一直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永濟富平小額貸款有很多獨特的地方。然而,在與永濟富平的信貸員交流之后,記者最意外的發現是這個鄉村的信貸組織居然還承擔了鄉村的道德教化、家庭矛盾協調,以及生產銷售和技術信息的集散等多種功能。
銀行在決定是否放款時,通常首要考慮的是項目的投入和回報、現金流等,然而永濟富平的貸款標準第一項就是要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然后是誠信。有人因為不孝敬父母而貸不到款,自己很羞愧,在信貸員的勸說和自我反省下開始改善和父母的關系。對這些貸款人來說,他們最后收獲的不僅僅是急需的貸款。
甚至還有人專門在永濟富平貸下款,以證明自己是個“好人&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