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銀行家”給農民放貸——“永濟模式”的鄉村邏輯惟一一家設在村里的小額信貸公司

通過在永濟的調研,吳敬璉得出了結論:利率高,但回報更高的小額貸款正在幫助勤勞勇敢的中國農民創造奇跡。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與現代金融理念相反,在山西的這個小鄉村,人,而非錢,人情,而非現金流,是信貸員們給農民放貸時的依據。

“農民銀行家”是這一模式的關鍵所在,他們既控制著貸款的風險,也促進了鄉村道德的建設。

能找到多少鄉村精英,決定了這一獨特模式能否被廣泛復制。

吳敬璉等一眾經濟學家在永濟調研 (張津龍/圖)

信貸主任王變娥 (張津龍/圖)

端午節前的那個周末,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和茅于軾都趕到了山西永濟市。

同去的還有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世界銀行中國金融項目負責人王君,以及銀監會官員和多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負責人。

他們是在永濟富平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時候去考察這家公司的模式,研討小貸公司面臨的政策困境,以及如何以金融這個短板撬動中國農村的發展。

永濟富平是茅于軾、湯敏創辦的北京富平學校投資的小貸公司。他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在山西臨縣開始了小額貸款實驗,然而這個市場直到2008年5月才放開。自那以后全國已成立了1500家小額貸款公司,永濟富平是其中惟一一個由私人創辦的小貸公司,沒有政府也沒有國際組織的支持,也是惟一一家總部設在村里、單筆貸款額不超過2萬、完全面向普通農戶的小貸公司。

通過在永濟的調研,吳敬璉得出了結論:利率高,但回報更高的小額貸款正在幫助勤勞勇敢的中國農民創造奇跡。如果小額貸款這種普惠式金融能惠及中國一半的人口,那么中國的面貌將會發生很大改變。

◎吳敬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永濟雖小,但通過這次會議,通過我們昨天的訪問客戶,可以看到整個中國農村新的革命——農業的產業化和農村的現代化——已經蓄勢待發。

現在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最短的短板就是資本,把這個短板拉長了,這個桶的容量馬上就上去了。

中國人其實是富有企業家才能的。昨天下午和農民貸款戶的座談,湯敏一個一個地問他們,借兩萬塊錢,你能不能做到翻番?所有人的回答都說能,而且三到六個月就可以還兩萬塊,再凈掙兩萬塊錢。

我們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加上資本這個短板,他就能夠創造奇跡。我深切地感覺到,小額貸款這項工作的意義。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