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淀中國“海軍傳統”,從打海盜起步——第五批索馬里護航編隊的故事
責任編輯:史哲
在距離國土8000公里的大洋上,連續三四個月漂在海上,警報聲隨時都可能響起,人的精神往往還沒放松又要繃緊……雖然敵人只是些手持AK-47、火箭筒,操著快艇或幾十噸漁船的海盜,但在和平時期,還有比這樣的戰場更適合訓練僅一只腳跨進“藍水”的中國海軍嗎?別小看了打海盜,遠洋海軍可不是只要有先進的艦艇就行了,你得一點一點熟悉海上作戰的脾性,積淀中國的“海軍傳統”。
特戰隊員和取證人員駛近可疑船只進行查證 (江山/圖)
071型“昆侖山”號兩棲船塢登陸艦(舷號998),參加第六批護航編隊,其滿載排水量在20000噸左右。該艦可攜帶4艘大型氣墊登陸艇,同時起降2架直8直升機
6月30日,“昆侖山”號船塢、“蘭州”號導彈驅逐艦從湛江起航,他們將接替“廣州”號驅逐艦、“巢湖”號護衛艦,和已經執行四個月任務的“微山湖”號補給艦會合,組成第六批護航編隊。
從2008年至今,中國海軍已經在亞丁灣游弋了一年半。這大概是中國海軍成軍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遠洋軍事行動。一批一批的新艦艇、一批一批的海軍官員在遠離國土8000公里的地方,接受著大洋的洗禮。
與“海盜”磨刀
3-6月的印度洋,冬季季風已經結束,夏季季風還沒有爆發,天氣好得不得了,對海盜就更是如此。去年超過50%的海盜襲擊事件就發生在這一季節。
索馬里海域,海盜船星星點點,尤其是在傍晚。以天幕做掩護,是海盜慣用的伎倆。4個月來,發現疑似海盜數百起,發生襲擊、劫持事件150起、23艘船舶被海盜劫持。截至6月30日12時,中國護航編隊完成213批護航行動,為2274艘中外船舶實施護航。
3月30日傍晚,晚餐時分,“廣州艦”上警報聲大作。
在1分鐘前,編隊指揮組接到報告:“編隊左前方6海里處發現多艘可疑小目標向我快速接近。”
海戰無小仗。
螺旋槳驟然加速,艦載直升機攜帶特戰隊員和攝像取證人員騰空而起。
記者在“廣州”艦的前甲板貼近一名特戰隊員,探出頭向海上掃視。當兩個小目標抵近到5海里時,3發紅色信號彈在空中綻放,艦載直升機上的特戰隊員隨即向目標方向發射出3發爆震彈。
警告似乎無效,目標繼續快速接近。“廣州”艦上,特戰隊開始使用重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