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收條例難產 拆遷條例變“釘子戶”
新征收條例的出臺遇到了哪些阻隔?
責任編輯:趙凌 實習生 吳城華 雷磊
地方政府被認為是最大反對者
唐福珍自焚式的慘烈拆遷催生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和土地征收條例(征求意見稿)》(簡稱新征收條例)的誕生。然而向社會征求意見已過去5個月,國務院就何時出臺新條例仍然沒有明確消息。
新征收條例的出臺遇到了哪些阻隔?外界一直猜測不已。
(CFP/ 圖)
2-6月惡性拆遷 寇愛哲/資料整理 李伯根/制表
參與“變法”的法律學者認為,如果條例實施,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將遭到嚴重遏制,這估計是新條例難產的主要原因。對此詢問,國務院法制辦并不愿透露詳情,僅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意見在進一步研究之中”。據媒體報道,國務院法制辦收到了6.5萬余條意見。
輿論一度樂觀估計,拆遷條例會在唐福珍引發的社會氛圍下迅速破舊立新,如同2003年孫志剛之死導致的“收容遣送”惡法的滅亡。但5個月時間,立法進展沉寂無聲,反倒是惡性拆遷此起彼伏。
據記者了解,新征收條例要求政府征收必須是出于公共利益,這一規定將公權力從商業拆遷剝離出來,無疑是巨大進步。然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