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即生命中國應追求的海權戰略
目前中國的海權戰略,不需追求絕對控制,而應當追求“相互確保切斷海上生命線”的威懾能力
責任編輯:郭力 史哲 李梁 馬昌博 實習生 劉志毅
目前中國的海權戰略,不需追求絕對控制,而應當追求“相互確保切斷海上生命線”的威懾能力,在追求遠洋防御的同時,表明自我約束的誠意。
做海洋國家的代價
改革開放三十年帶來的結果之一,是中國的經濟生存方式由“傳統農業內向型”正很大程度上轉變為“依賴海洋通道的外向型”。
作為海洋國家,應該怎樣獲得長久的安全?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驗是“金錢走到哪兒,炮彈跟到哪兒”,這話或許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世界格局,但保護本國自由貿易的生命線,當依然是題中之義。
當前中國已迅速蛻變成海洋國家,卻在心理上和行動上對這種蛻變基本沒有準備。因此,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麻煩讓中國措手不及。當前中國就像一個被迫經商的人,行走在強人出沒的深山野嶺中討生活。
中國作為海洋國家,傳統的“防止海上入侵”的任務,在常規戰爭水準上尚難承擔,而如果要維護“國家海上生命線”、保衛“海外重大利益地區&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