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告官,牽出政府拆遷潛規則
安徽省發改委否定了蕪湖土地儲備中心的類似土地立項批文,這是國內罕見的對土地儲備潛規則的顛覆。安徽省發改委因此被蕪湖土地儲備中心告上了法庭……
責任編輯:傅劍鋒
一些地方政府借土地儲備之名行商業拆遷之實,從而獲取巨額土地利益,是土地財政的慣用手法。
但安徽省發改委否定了蕪湖土地儲備中心的類似土地立項批文,這是國內罕見的對土地儲備潛規則的顛覆。安徽省發改委因此被蕪湖土地儲備中心告上了法庭……
(梁偉馳/圖)
最近,安徽省發改委向地方的土地儲備唱了一次反調,一個在土地儲備中屢試不爽的潛規則,被它斷然否決。
一些地方政府借土地儲備之名行商業拆遷之實,從而獲取巨額土地利益,是各地的土地財政慣用手法。這一般需要地方發改委、國土局和建設局(或建委)三家在批文上的默契的配合,作為慣行的潛規則已被普遍使用。
安徽省蕪湖市國有土地收購儲備中心(下文簡稱蕪湖土地收儲中心)也在這三個部門的配合下,收儲了處于蕪湖市黃金地段的中江商場地塊。但拆遷戶認為其收儲目的根本不是公共利益,而是借公共利益之名行商業牟利之實,遂向安徽省發改委員提出行政復議。幾乎令各方意外,安徽省發改委在今年2月10日撤銷了蕪湖市發改委的批文,認為蕪湖發改委“同意中江商場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屬行政越權,不得作為規劃與拆遷依據。
在法律界人士看來,除此之外,國內這種打破土地財政潛規則的行為尚無先例。
蕪湖方面顯然無法適應,6月22日,蕪湖土地收儲中心將安徽省發改委告上蕪湖市鏡湖區法院,要求法院責令省發改委撤銷決定書。
以土地儲備之名,行商業利益之實
2009年6月15日,中江商場周邊地塊的拆遷戶收到了“虹宇拆遷公司”的來信,拆遷戶倪良宏要求對方出示相關拆遷手續,但一直被拒。
中江商場位于蕪湖鏡湖區繁華的九華山路,拆遷戶中,倪良宏家面積最大——中江商場裙樓中共計871平米的房屋。那是十幾年前,倪良宏和哥哥倪良勝、父親倪坤成,貸款二百多萬買下的,用于經營晶鵬賓館。
倪家向拆遷公司提出“拆一還一”,遭拒,理由是:“蕪湖拆遷從來沒有門面置換,只有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