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試水汽車金融,只為撒豆成兵
得渠道者得天下。對比亞迪這些國內汽車廠商來說,進入汽車金融領域,短期內最大的好處是借此迅速擴張營銷網絡,給經銷商以資金扶持,而不是直接刺激消費。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得渠道者得天下。對比亞迪這些國內汽車廠商來說,進入汽車金融領域,短期內最大的好處是借此迅速擴張營銷網絡,給經銷商以資金扶持,而不是直接刺激消費。
本土車商進入汽車金融領域,首要任務即是扶持渠道。 (CFP/圖)
6月21日,香港上市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計劃與法國興業銀行旗下的CGL(Compagnie Générale de Location d'Equipements)在深圳合資成立汽車金融公司,向市場提供“購買汽車融資”業務,包括購車貸款與經銷商經營貸款等。金融公司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其中比亞迪出資4億元,CGL將注資1億元人民幣。
這是繼2008年奇瑞成立首家自主品牌的汽車金融公司以來,國內又一家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宣布進軍汽車信貸市場。華晨、長安、江淮等國內車企也計劃在近期推出汽車金融公司,加上此前已經營多年的上海通用、大眾、豐田等國際品牌汽車金融企業,一場由汽車制造企業掀起的汽車金融“龍虎斗”似乎即將到來。
這一風潮直接來自政策環境的變化:今年2月18日,銀監會發布了新的《汽車金融管理辦法》,對汽車金融公司的準入條件、業務范圍和風險管理等內容做出了較大修改與調整。這也意味著汽車制造企業進入汽車信貸市場的條件進一步放寬。
監管當局在當年的政策設計上,曾寄希望于以商業銀行為主體、“銀企合作”拉動汽車信貸的模式。但過去幾年的經驗說明,除了少數幾家銀行外,大多數商業銀行對車貸業務“不想做也做不好”。與此同時,&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