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金瓶梅》、馮雪峰及其他——專訪人民文學出版社前總編輯陳早春

“有一次我在全國政協開會,有個老領導坐過來,說喜歡古典文學,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雖然級別夠,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這個干什么呢?”

“有一次我在全國政協開會,有個老領導坐過來,說喜歡古典文學,想看看《金瓶梅》。我想他雖然級別夠,但是他又不是做研究的,看這個干什么呢?”

“還有一分鐘飯就好了!”陳早春先生進出廚房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低一下頭,75歲的他既瘦又高,得過嚴重的肺氣腫,但至今每天仍要吸煙數支,自嘲“不知死活”。

煮飯——確切地說是摁一下新式電飯鍋的開關鍵,是這位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退休之后一項至為重要的工作。

既退則休,他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每天悠悠然跟著老伴逛菜場、逛公園,散漫得老伴都看不下去了,慫恿他寫寫回憶錄,“在社里干了40多年,經歷了那么多事兒,認識那么多老先生。”

“寫那個干什么!”早春先生神情鄭重地摁一下電飯鍋的“核摁鈕”,抬起頭,鏡片后面眼神執拗,還有點不屑,“魯迅說過,中國人都寫自傳的話,圖書館早就被塞破了,他那樣的人都是一句‘太平凡’就把一生打發了,我們算什么。”

前后兩次去他家里拜訪,去了,他都知無不言,懇切平實,夫人還要親自下廚,做一桌地道的湖南菜招待我。然而此前的電話約訪實在困難,他總是重復一句話,“真的是沒什么可說的。”

因為是校友,他才網開一面同意先見個面,實在逼得緊了,他說,“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一個故事講完,他情緒上來了,“再給你講一個!”

陳早春 (Swerve/圖)

《白鹿原》 黃色加反動?

1964年,陳早春武漢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翌年春天分配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他在全社票選中勝出,擔任出版社總編輯,一直干到2003年退休。

與出版打了一輩子交道,他脫口講出的第一個與書有關的故事是《白鹿原》的沉浮。

《白鹿原》當時是我們作為重點書目抓的,書稿出來后很不錯。上面忽然說要送40本去審查,說是內容很反動,并且還是一本黃色書籍,不能宣傳報道,不能改編成電視劇、電影。

我就找新聞出版署,說能不能去找一批搞當代文學的專家學者,開個座談會,讓大家都來看一看、議一議。出版署還是比較開明的,座談會開了之后,提出一些小問題,但總的傾向是肯定的,并且一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