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緊急停牌 紫金礦業深陷環保原罪——中國最大黃金企業“污染門”調查
屢屢趟過“環保門”的紫金礦業在事發一個多月后,最終選擇緊急停牌,公告污染情況。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上杭縣政府、紫金礦業以及受災漁民之間展開了一場戲劇性的博弈。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袁端端
早在一個月前的6月5日,閩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就遭受嚴重污染,然直至汀江污染一個多月后的7月12日,紫金礦業公司股票才緊急停牌,隨之發布污水滲漏事故公告。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為數不多的因環境事故申請停牌的事件,也是環保部和證監會加強對上市公司環境違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腳。
本周一,7月12日,中國最大黃金和第二大銅生產企業——紫金礦業A股和H股突然停牌,事先并無任何信息披露。當天晚上,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稱,停牌緣起一項重大污染事故——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7月3日發生滲漏,導致約9100立方米含銅酸性污水排入閩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
就在這一天下午,紫金礦業所在的上杭縣政府召開發布會,對污染事故進行了通報,副縣長藍富雁稱,滲漏廢水7月4日未再流入汀江,同時已勒令紫金山銅礦停產整改,并密切關注事故對民生造成的危害。
公告發出后,外界普遍質疑紫金礦業信息披露滯后,瞞報事故近十日,紫金礦業的解釋是“為避免引起恐慌”。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得知,污染事故第一次發生時間為6月5日。屢屢趟過“環保門”的紫金礦業在事發一個多月后,最終選擇緊急停牌,公告污染情況。從6月5日到7月12日,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上杭縣政府、紫金礦業以及受災漁民(主要是上杭縣下都鄉璜溪村等)之間展開了一場戲劇性的博弈。
本周二,紫金礦業復牌,受污染事故和大盤的影響,其A股和H股當日分別下挫3.68%和8.42%。
“毒水”來襲
對于上杭縣下都鄉璜溪村村民來說,養魚是其主要生計。在這個176戶人家的村里,近半人家以漁業養殖為生,璜溪村也是下都鄉公認的“首富村”——早在2007年其網箱養殖商品魚產值就超過了1000萬元。
丘立根是璜溪村村民,2005年開始,他投資近50萬元,購買網箱和飼料,成為汀江上的一名養殖戶。一年凈賺約10萬元,雖然辛苦,但養活一個六口之家并非難事。然而,所有這一切在2010年6月5日這天徹底改變了。
這一天,漁民們發現汀江水開始變綠,從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