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拆托”
這是“拆遷戰場”的“超限戰”,拆遷戶想借“拆托”改變弱勢地位,拆遷方想借“拆托”搞定拆遷戶——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雷磊
這是“拆遷戰場”的“超限戰”,拆遷戶想借“拆托”改變弱勢地位,拆遷方想借“拆托”搞定拆遷戶——
自從國內出現大規模的城市拆遷改造,“拆托”就隨利而生。不透明的拆遷政策,不平等的談判方式,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政府介入,都是“拆托”的生存土壤。
這是南京市將面臨拆遷的一個街區,這些地方,往往拆遷還沒開始,“拆托”們就來和拆遷戶談生意。 (CFP/圖)
南京拆遷行業犯罪突出“拆托”一塊地牟利2000萬 (CFP/圖)
“一塊地牟利2000萬元,南京現暴利拆托”,這一新聞來自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在6月22日公布的一批瀆職侵權案件通報中。“拆托”——這個游走于拆遷戶和拆遷方之間的群體,仿佛在一夜之間,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名詞,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暴利職業。
事實上,自從國內出現大規模的城市拆遷改造,“拆托”就隨利而生。不透明的拆遷政策,不平等的談判方式,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政府介入,都是“拆托”的生存土壤。
“大鱷”
類似徐善偉這樣的“拆托”,應當被歸為“拆托”中的大鱷——數量少,利潤高。
在公開報道中,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負責人將“拆托”定義為拆遷領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一般以拆遷戶‘代表’或‘代理人’的名義出現,在政府部門、拆遷單位和拆遷戶之間周旋,采用各種手段謀取不法利益。”
江蘇檢方的通報讓“拆托”徐善偉的案例廣為人知。徐以4.5萬元行賄南京金陵職業教育中心原校長,以30萬元承租該校地塊,隨即加蓋10000平方米違章建筑。其后,通過行賄南京市白下區的相關拆遷負責人、房管局副局長等官員,使違章建筑變身合法建筑,得到了近3000萬元的拆遷補償??鄢匈V和建筑成本,徐善偉單這一個項目就獲利高達2000余萬元。
另一個案例中的“拆托”亦通過行賄獲得暴利。在寧杭高速公路二期的拆遷項目中,南京某村委會副主任王某以被拆遷人親戚的名義,承諾給拆遷負責人好處,讓其多算點面積。隨后,原本政策規定中只賠6萬元的房子,最終獲得了103萬元的賠償款。其中6萬元王某給了被拆遷人,5萬元作為“好處費”給了該拆遷負責人,剩下的92萬元全部自入腰包。
近年來南京市新建住宅每年都以250萬平方米的增量快速發展,僅2009年舊城拆遷建筑面積就超過80萬平方米,有近10000戶家庭搬遷。據《法制日報》報道,從2008年9月到2009年7月,南京檢察機關就立案查處“拆托”引發的職務犯罪案件29起,涉案人數33人。
如果把“拆托”這個群體比做一座金字塔,徐善偉這樣的“拆托”就是金字塔的塔尖。
事實上,類似徐善偉這樣的 “拆托”,應當被歸為“拆托”中的大鱷——數量少,利潤高。與之相比,更多的“拆托”是和“醫托”一樣,遍地撒網、小本經營。他們無法像徐善偉那樣覓得足夠優質的拆遷對象,更無法像徐善偉那樣一擲千金,成為拆遷公司和拆遷戶共同的“朋友”。
這些“拆托”共同的經營模式是:以各種手段幫助拆遷戶索要更多的拆遷補償,雙方平分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王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