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凱 我為喬丹和奧普拉理財
用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話說,他是“中國最好的出口品”
今年33歲的姜凱早已身家過億 圖 彭輝
業界有妙喻:共同基金乃少林與武當,對沖基金則東邪又西毒。
不限投資領域,用足杠桿,大膽做空,高風險,高收益……對沖基金(Hedge Fund)已經成為全球高資產人士的專有投資模式,當然,這些金融食物鏈的高端獵客離不開他們的大管家——對沖基金經理?!拔覀冏龅臇|西本來 就和別人不一樣!”低調許久,中華對沖基金經理姜凱終于露出了鋒芒。
姜凱今年33歲——這年齡,華爾街未來的對沖基金經理多半在投資銀行拼命熬夜,或者呆在公募基金里抓緊修煉,再過幾年,等媳婦熬成了婆,他們才可能真正擁有自己的對沖基金——干這行,平均出道年齡42歲。不過,姜凱創立中華對沖基金(原名龍基金)時才24歲,是最年輕的對沖基金經理,更是該領域首位華裔,用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話說,他是“中國最好的出口品”。
上海,恒隆廣場61層,拐角一室,墨綠玉石上燙金大字赫然排開:中華對沖基金、China Fund, LP。推門而入,落地玻璃窗映入眼簾,一覽眾樓小的大視野;墻上是主人姜凱與政商界要人的多張合影:薄熙來,韓正,芝加哥市長,Google創始人……辦公室內只見5名員工,大背投鎖定CNBC財經頻道,分析師緊盯電腦屏幕,偶爾抬頭掃兩眼大洋彼岸的現時交易情況。正是這月租金5萬、112平米的辦公空間,自由操控著投資者們上億美金的投放,其中不乏球星喬丹和名嘴奧普拉這樣的高端客戶。
下午3點,姜凱從香港某名導的飯局中趕來。聞聽拍照,他有些緊張:沒打領帶,頭發還有點亂?!坝惺嶙訂??”、“Do you have a tie?(你有領帶嗎?)”,在小小兩間辦公室跑進又跑出,一中一洋兩句吩咐后,中國助理翻出梳子,奧地利雇員遞上領帶。這位身家過億的經理不太習慣擺拍,想做表情,卻免不了抿嘴的小動作,剝離金融家風度,藏著幾分稚態。采訪期間,他的語氣低低緩緩,只有用英文時,一口地道的美式發音才顯露出爆破力。他的回答略有遲疑,敏感處,他總靦腆地笑笑:這個,可以不說嗎?
我干這行沒背景
在美國,行業排名前20位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均年收入8億美金。
“去年我們行業里面最高收入的那個人,你知道賺了多少錢嗎?我說的是現金哦!21億美金,這是他的年收入,James Simons(詹姆斯·西蒙斯),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文藝復興科技公司),OK?這是現金哦,和人家股票上市,身價21個億完全兩回事!我再說一遍,這個是現鈔,已經兌現了,和你股票沒兌現是兩回事情!”說這席話時,姜凱的臉上綻放光彩,勁道十足。
“那一般干這行家庭都有些背景吧?”
“我做這一行真沒什么特別背景,我們家沒人是做投資的?!?BR> 姜凱出生于上海,父親是位畫家,原本期望子承父業?!靶r候,畫素描,特別枯燥,特別枯燥!畫石膏像,你知道嗎?一個男孩子,而且最喜歡玩的那種男孩,讓我整天坐那里,真受不了!我父親想讓我也成為畫家,他覺得,有個手藝將來能謀生,但我覺得吧,我有辦法!那時候看些香港電影,里面有很多都和股市有關,我就覺得股票是一個能發大財的機會,特別有興趣!”這是他股市情結的萌芽。
中學赴美,那個抱怨“上海數學太難”的孩子在異國開了竅,成為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隊隊員,隨后進入伊利諾伊大學讀金融,大學期間姜凱主要做三件事:學習、炒股和創業,經他自己概括:學習靠后,重點炒股,創業失敗。
“那時候互聯網興起,雅虎和網景剛開始,我也雇了幾個同學一起創業做網站,我們做了一個classify.com,是個分類廣告網站,專門推銷舊汽車。我親自跑車行,跟他們說,你把這些車子的照片和信息放我這網站上,價錢要比報紙低。很多車行那時候確實很想做這生意。但是為什么沒做下去呢?一個原因,那時家里就只有一輛車,我要出去找客戶的話,得把家里的車開出去,那樣家里不方便。另外就是后來沒有再多的資金流過來,賺的錢不夠用于投入,只得把這網站以很少錢賣掉。其實再做下去,就是一個billion dollar company?!?BR> “就因為我沒有一種business sense (經商意識),如果我父親是個生意人,可能就教我一些experience(經驗),比如拿我們的idea(理念)去銀行貸款,我們也比較conservative(保守)不夠aggressive(進?。?,所以做好這件事情確實很不容易,當然,到最后賣掉還是賺了點錢?!?創業這事雖沒成功,但對若干年后的投資頗有啟發:“所以,98、99年,我們最大的投資就是互聯網?!?BR> “大學期間最主要的一件事還是做股票,我家并不富裕,供我讀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當時我就弄了點助學金和貸款炒股票?!苯獎P向銀行借了3000美元的低息貸款,終于涉足兒時夢寐的股市,但一切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人家賺錢,我也要賺錢啊,我也讀很多書”,和大多數人一樣,姜凱也曾捧讀《格雷厄姆論價值投資》之類的投資圣經,依照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論,集中投資低估的、低持有的、低關注的公司,“但書上提到的那種價值股確實很少,我買了以后不是繼續往上漲,而是繼續往下掉,很奇怪的,那時虧了也有5、6萬美金?!?BR> 幾番折騰,姜凱得出結論:價值投資理論對時代的胃口來說太慢了,“有句話:當你找到開啟華爾街這扇門鑰匙的時候,(停頓,詭異地笑)他們把鎖換了”,這以后,他拋棄“三低”策略,將對市盈率較低股票的關注點轉向高新科技行業的一些高成長性股票。結合自己的數理優勢,姜凱還獨創了一套選股模型,利用計算機程序,排除匯率、利息、經濟成長率等40多種左右股市波動的干擾因素,用以預測股票不同階段的漲跌情況。結果他賺了不少錢。
而今再聊股票,姜凱說得簡單:“在股市上面,只有1%的人賺錢,還有99%的人其實是輸錢的,你知道這1%的人賺誰的錢嗎?也就是賺99%的人的錢!股票其實很簡單?!?BR>
不做A股和H股
1996年,姜凱大學畢業,成為瑞士銀行交易員。2年后,客戶中的一位地產商相中其才干,一下投資60萬美金,憑借這第一桶金,姜凱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對沖基金——龍基金。
“97年,1年間我把他的錢翻了1倍,他在其他銀行從沒拿過那么多,覺得我很不錯,建議我自己做。其實做投資伯樂到處有,我們這行是給人家賺錢的,你放一筆錢在我這里,我給你去買東西,買什么東西你都可以看到,而且,對錯不是我說了算,市場說了算。所以說,我不需要去匯報我的老板或誰誰誰,市場就是我老板,我對了,市場就給我個成績,我錯了,市場就會狠狠打擊我,事實上,你真正知道怎樣去做的話,市場是一個很大的聚寶盆?!?
在銀行做交易員只能領工資,而操作對沖基金的回報率迅速翻高?!斑@個行業是最快時間賺錢的,因為你用的方法是借雞生蛋!完完全全是借雞生蛋!”
對沖基金在美國有明文規定,其投資者身價一定要在100萬美金以上。目前,在姜凱的中華對沖基金開戶已經從初創期的50萬美金上升至300萬美金,確切說,1個人有300萬美金現鈔做投資,他的身家差不多有1億美金。對沖基金經理的報酬按照傭金加提成:所管理資產的2%作為固定管理費,利潤的22.5%為獎勵。與共同基金相比,這種形式對基金經理而言也具有很強的激勵動力?!澳阌斜臼陆o人家賺錢,人家就會投資給你。這樣一種賺錢方法大家都滿意,我給你掙十塊錢,你給我兩塊錢,我不給你掙錢,我一分錢都不要,這是相當公平的一個交易,這東西立竿見影!”
98年姜凱剛入行時全球對沖基金僅有1萬來個,而今,對沖基金的規模已經難以計數,人們只知道,大多數億萬富翁都將錢投資在這一領域?!八麄兏艺f,賺那么多錢,我就投資對沖基金,就把它當一個項目來投。他為什么要投資對沖基金?不投一個餐館、公司或者商店?投資一個餐廳,你有很多overhead(管理費):租金、人事、裝潢這些,人還沒進來,你每個月都要cover這些固定支出,還要找個合伙人,還得對半開。對沖基金兩樣,它沒有overhead,不賺錢時你不需要付overhead,虧錢時你也不需要付overhead,這是一。第二點,這個行業有80%的利潤,你想想看?世界上沒幾個行業有80%的利潤,Microsoft也只有70%的利潤,Google大概有80%的利潤,從一個投入和一個產出來看,各個行業都沒有這么高利潤的。所以說最最有錢的那些人都投對沖基金?!?BR> 姜凱只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A股和H股雖然成長很好,但是我們沒有參加,因為我們是一個對沖基金,在A股里面不能做空,也不能有期權這類回避風險的工具,而只能單向買長線做,所以說,我們不做A股?!薄 榱顺疵拦?,這位老總每兩個月飛回美國,在上海時每晚9點至凌晨5點高強度工作,以保持與美國股市開盤同步?!坝芯湓捴v‘Money Never Sleep’,對沖基金需要24小時投資?!?BR> 創立至今,姜凱的對沖基金年均回報率為47%,換言之,假如98年交給他100萬美金,現在已變成3200萬美金。2001年至2003年中華對沖基金在美國行業排行榜上連居首位。業績卓有成效,但姜凱卻沒有繼續擴大基金規模, “這個基金排名主要是市場推廣的一個手段,2003年我們關閉基金,不再對外開放,我們不需要再找新的錢就比較低調了,新投資者來我們也不收了?!?003年和2004年姜凱大規模向客戶返還資產,目前,其基金規模僅有1億多美元?!拔覀冇芯湫性捊衛aw of large numbers(大數字的一個規則),越大就越難做,你1個億和你10個億的操作完全兩回事,你1個億可以做70%,80%,你10個億可能只能做20%、30%,因為市場上只有那幾家很好的公司可以做投資,一旦做大就相當相當難了?!?BR>
巴菲特過時了
在對沖基金這樣的行當追漲殺跌,高風險是難免的。盡管也遭遇過操盤手失誤一夜間500萬付諸東流的慘痛,憑借銳敏的市場洞察力,姜凱在投資領域積累了越加豐富的經驗。
“在股市上面,我跟很多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賺錢不是本事,輸錢才是本事。在一個牛市里面大家都知道怎么賺錢。輸錢呢,你也要知道怎樣去輸,因為輸錢是肯定會發生的!但是——你輸得要比別人少?!?BR> “9·11”事件發生當天,當第一架客機撞擊雙子樓時,美國股票的早市還算穩定,但股市即將大跌的陰云已四處彌散,在大多數人猶豫不決的時候,姜凱則當機立斷做了空線,“許多人怕‘割肉’,這種心態是不好的,我當時就割得很快?!惫?,當日股市受到撞擊,關門告急,閉市狀態持續了1周之久。股市恢復正常后,姜凱又立即改做長線,“所以說,怎樣好好輸錢才是真正的本事,生財難守財更難吧,第一,要知道,投資肯定會輸錢,第二,要知道怎么輸?!?BR> 經歷了大學期間創業炒股的歷練,姜凱對前輩的投資理念進行了反思。巴菲特式的“買入,持有”理論主張長期持有好股票,充分享受公司成長,從而取得最大收益。但姜凱認為,隨著互聯網誕生,產品周期已縮短,上市公司股價的波動性越來越大,應該采取“買進,交易”的策略,以短兵相接的交易快速獲利?!澳闳绻I入持有只針對一個公司股票,很難選擇。當然一些藍籌股不錯,但也有一下子變零的。優秀公司數量有限,但股市指數會不斷上升。如果你真要買入持有,就只有買入持有一些指數,一個指數里面有幾百個公司,你不可能幾百個公司全部變零?!?BR> “現在中國股民炒股有沒有什么誤區?”
“肯定有誤區,第一,他不知道(他買股票的那些)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也不知道市盈率是什么。當然我知道股市還會漲,但是當股市掉下來的時候,這些股民都會被套牢,這是相當不該做的事情。我們每個人生病都會去找醫生,但股民做股票都想靠自己,生病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自己開刀而不去找醫生呢?不會啊。最好還是請人幫你管理這些錢,你可以買很多很好的公開基金,對不對?”
姜凱沒有中國客戶,他的對沖基金只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票,在石油、太陽能、綠色革命以及藝術品投資等等領域都有涉獵,“只要能賺錢的我們都會投”。
他將公司搬到上海已有幾年,“我們要做調查研究,調查一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在中國的業績。中國是一個huge market(巨大的市場),什么樣的東西都是從中國走出來的?!?
鏈接:對沖基金
相對于傳統基金而言,對沖基金的投資領域更加廣泛,涉及各類金融市場,投資組合多而交易受限制少,主要合伙人和管理者可以自由、靈活運用各種投資技術,包括賣空、衍生證券的交易和杠桿。
基金經理比較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投資理念和經驗,不像基金經理容易受業績排名等因素干擾從而放棄基金長期收益目標,轉而追求短期效益。另外,基金管理人一般是基金發起人,持有基金相當份額,而共同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般不參股。
一直以來,對沖基金被視為高資產人士及專業投資者的專有投資產品,現在已經變得比較大眾化。在金融較發達的國家,捐助基金、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已紛紛進入對沖基金領域。
點評:
對沖基金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國。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的內涵。
對沖基金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羅伯遜的老虎基金,它們都曾創造過高達40%至50%的復合年度收益率。但是,1998年的9月份及10月份,老虎基金在日元的投機上累計虧損近50億美元,最后旗下的6只對沖基金均關閉結束。
因此,雖然投資對沖基金看似優點多多,但由于其風險較高,并不太適合一般的投資者,尤其是不適合以長線增值為目標的退休金及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