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造假是一種社會病
學歷造假只不過是老生常談的中國誠信危機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商業領域,我們充斥著假冒偽劣商品和虛假的商業交易;在體育界我們很難再去相信一場國內職業足球比賽的真實性;而在教育界,那些剽竊和購買論文的教授面對洶涌的批評依然毫發無損,高等教育機構濫發文憑也早已成了公開的秘密。
面對“學歷作假”的質疑,“打工皇帝”唐駿在沉默一周后接受《名匯FAMOUS》的記者采訪時說道:“你可以蒙一個人,那如果把全世界都蒙了,就是你的真誠蒙到了別人。你欺騙一個人沒問題,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志。”
現在看來,他的這種成功似乎快走到了盡頭。但正如癌細胞擴散般,它還會以不同的版本在我們的社會里上演,唐駿的邏輯只不過是我們社會的一個注腳。
據教育部統計,從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中,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27.5萬人。僅2005年,教育部的留學服務中心就辦理了3萬例國外學歷學位認證。與此同時,歸國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