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愿意重回鄉村
每次看到那些光腚游戲的孩子,那些彎腰駝背的白發老人,心中就會有隱痛。誰來教育這些孩子?誰來傳承鄉村文明?
責任編輯:蔡軍劍
在空虛的鄉村,你可能只是一個“抽取者”,只有抽取,沒有回報
春天回山東單縣鄉下,發現村頭的小學校大門緊閉,一個學生也沒有了。問父母,說是經過這些年的計劃生育,學生減少,村校規模太小,被其他小學合并了。說完便搖頭連連。
鄉村小學的消失,對村民們來說是個大事件。以前,幾乎村村都有小學,其功能,一是村民們讓后代求學上達、改變命運的惟一窄門,二是鄉村繁榮的標志,上對祖宗,下對子孫。鄉村小學沒有了,整個鄉村似乎一下子安靜下來,除了雞鳴狗盜,再無童稚笑語、朗朗書聲。那改變命運的火種,也似乎一下子暗淡下來,人心都覺得怪怪的,空落。
我就是從那所村小學校經過層層肉搏,滾出去的。進城以后,就很少回鄉下了。最近每次回去,都覺得慚愧不已、悲哀不已。像我這樣中舉般滾出鄉村的,實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