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愿打”,也要有人“能挨”
他一生不愿從政,但一生保持了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紫槲?、宋子文先后擔任過行政院長,都因貪污或危害國計民生被傅斯年在參政會上罵得狗血淋頭,最后卷鋪蓋下臺。
責任編輯:蔡軍劍
領導當局,與知識分子如何互動
2010年5月號《讀書》雜志封面內頁的《說畫》專欄,以“國士無雙”為題,寫的是傅斯年。
專欄說:“在臺灣只有傅斯年一個人,在蔣介石面前敢于蹺著二郎腿大言炎炎。”
又說:“他一生不愿從政,但一生保持了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紫槲?、宋子文先后擔任過行政院長,都因貪污或危害國計民生被傅斯年在參政會上罵得狗血淋頭,最后卷鋪蓋下臺。這兩個人,一個是蔣介石的連襟,一個是蔣介石的舅子。”《三國演義》深入中國民間,周瑜打黃蓋人人耳熟能詳。這個故事引出一句歇后語: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對傅斯年來說,他固愿打;但對蔣介石來說,他未必“愿挨&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