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機構改革策:取消等級授職,革除衙門化積弊

從根本上遏制教科文機構領導的官僚化、學閥化、奴才化、市儈化、騙子化等傾向,說來簡單,無非兩條:一是各單位用直接選舉制取代等級授職制,二是大力精簡不通業務的行政人員和機構,裁削其權力。

責任編輯:戴志勇

美國某州立大學的做法:由大學里一批資深教授組成委員會,可向州政府依次提名 A、B和C任校長。州政府的權力,一是可在 A、B、C中擇人任命,二是將本州的部分財政收入支付給大學。其他校務一概不管。

從根本上遏制教科文機構領導的官僚化、學閥化、奴才化、市儈化、騙子化等傾向,說來簡單,無非兩條:一是各單位用直接選舉制取代等級授職制,二是大力精簡不通業務的行政人員和機構,裁削其權力。

向春/漫畫

高校到底是去“行政化”、去“衙門化”還是去“官僚化”?三者相較,我以為還是去衙門化較為貼切。大凡校務、院務、所務之類,就是一個單位的行政,不要這些當然不可能。官僚化則指向校長、院長、所長之類個人較為合適,批評機構還是應稱衙門化。

革除衙門化,也決不能只限于高校,而應擴大到所有的教科文機構。

馬屁精與等級授職制

一位師弟曾憂心忡忡地對我說,現在學術界很多人,聰明才智不是用在精進業務上,而是用在馬屁和關系上。問題當然是出在馬克思批判和反對的等級授職制上。

中國二千幾百年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等級授職制的官場,確有一套相沿成習的潛規則,說得難聽點就是黑道。在這個官場中得以躥升者,多數無非是馬屁精和關系戶。但有很少數秉承儒家教訓、獨立特行的清官,也代不乏人,已屬不易,但往往受到排擠,屈身下僚。國民黨時代的官場,還是等級授職制的官場,滋長各種腐惡,到頭來難逃歷代皇朝覆亡的輪回,在大陸垮臺。但當時的教科文機構卻一般并未沾染官場的惡習,一些教授還挺身反蔣爭民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